
机器人落地北京商场,成本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是鸡肋还是亮点?
智东西(微信官方账号:zhidxcom)文|王颖
智慧3月16日,机器人商业案例越来越多,在各种服务场所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为人类提供服务,包括银行客户服务机器人、酒店餐饮机器人、仓储物流处理机器人、超市接待机器人等。
人工智能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和导航技术在机器人应用中的进步。服务机器人已成为一种新的商业服务模式。
IDC于2018年11月发布了《全球机器人和无人机支出指南》,预计到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将占全球总量的38%以上,市场规模将达到805.2亿美元。
为了了解商业服务机器人的使用情况,记者走访了朝阳区和海淀区的17家大中型购物中心,调查了服务机器人购物中心的实际使用情况。

一、机器人商场落地案例较少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商场使用服务机器人的案例相对较少。在朝阳区和海淀区抽查的17个商场样本中,只有4个使用机器人为客户提供服务。
其中,海淀区圣熙8号购物中心和翠微百货牡丹园店采用猎豹小秘密机器人,北京进化机器人技术公司的小胖机器人采用新奥林匹克购物中心和学清嘉创大厦二楼餐饮前台。
2018年,朝阳区西单欢乐城引进了朗公司的服务机器人,为客户提供指导和查询服务。然而,去年6月,西单欢乐城退出了商场的所有机器人,取消了机器人服务。
翠微百货牡丹园店和圣熙8号购物中心使用猎豹机器人,在商场门口、电动扶梯入口和商场服务台周围布置机器人。
翠微百货牡丹园店有三层,服务机器人在东西区门口,二楼三楼有四个自动扶梯入口。圣熙8号购物中心有5层,服务机器人在门口、服务台和二楼三楼的自动扶梯入口。新奥购物中心和学清嘉创大厦分别有一个小胖机器人提供咨询和接待服务。

2、机器人主动与客户互动
当顾客进入购物中心时,机器人会主动打招呼,提醒顾客问自己的问题。接近机器人后,它可以识别客户的性别,跟随客户的移动来回旋转头部显示屏,并主动与客户互动。
除了路线导航和信息查询功能外,商场提供的服务接待机器人还可以与客户进行简单的娱乐互动。在调查中,我要求机器人唱歌。在识别了所需的信息后,它“唱”了一首存储在我内部的歌曲。我们还尝试了这些机器人的其他功能,如天气查询。
根据目前的调查,购物中心使用的服务机器人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导航和咨询服务。购物中心以租赁的形式与机器人制造商签订了服务机器人使用合同。
根据提供的具体服务和机器人数量,服务机器人的价格略有差异。目前,我们了解到不同商场的机器人租金约为2000元~3000元每月。

三、服务机器人着陆后不久,使用效果不明显
这些机器人很快就在购物中心着陆了,其中使用时间最长的是新奥购物中心的小胖机器人,但这个机器人的利用率并不高。
在调查中,我们随机采访了购物中心的消费者。他们普遍反映,他们不知道商场里有机器人,商场也没有宣传机器人服务。购物中心的顾客说,除非有必要,否则很少去会员中心,否则很难找到机器人。
我们询问了购物中心服务台的工作人员,他们说,虽然购物中心已经安装了机器人一年,但使用并不理想,只是放在会员中心,为一些客户提供查询服务。
除了小胖机器人,圣熙8号购物中心和翠微百货的猎豹机器人很快就被使用了,利用率也不是很高。然而,在新安装机器人后,许多客户仍然对它们感兴趣,许多孩子来与机器人互动。
商场表示,安装机器人是为了在客户需要时及时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地方便消费者。
孩子们的父母对购物中心安装的机器人非常感兴趣,并表示希望带孩子去体验。一些客户认为机器人不能提供更多的服务,只是购物中心的噱头,没有必要提供路线查询。
结论:购物中心服务机器人的着陆尚未普及
在对购物中心机器人着陆的调查中,我们参观的17家购物中心中,只有4家使用机器人提供服务,其中大部分是最近安装的。客户对使用机器人的热情不是很高,简单的对话功能不能长期吸引消费者。
这些机器人的品牌集中在猎豹和小胖,都被用来为消费者提供接待和查询服务。最近,两家安装机器人的购物中心表示,他们希望通过使用智能产品来提高服务客户的效率,并带来最方便的服务。
机器人着陆并不常见,现在使用成本太高,购买机器人的成本从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但它提供的服务不能给购物中心带来好处。
服务机器人的实现取决于机器人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对它的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