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填补了当地核心部件制造的空白,一个解决了原料运输成本高的困扰。记者10月16日从太钢获悉,太钢集团近年来与四川新远宏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跨界合作,如今已经成为全省特钢材料产业链招商引资的典型案例。这一“钢铁+智造”的联合不仅填补了山西水电设备核心部件制造的空白,更搭建起从特钢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闭环。这个优秀的跨界合作使得落户山西的新远宏企业营业收入两年时间内增幅高达122%。
长期以来,山西特钢产业面临“有材无链、有链无群”的困境,太钢特钢产品本地配套率较低,产业链延伸与补位需求迫切。四川新远宏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水力发电机组定转子加工领域具备领先技术,但随着发展推进,该企业在西南地区逐渐面临原料运输成本高、湿润气候影响加工精度等问题,亟需寻找更适宜的发展空间。精准捕捉双方需求契合点,太钢创新推出“技术招商+服务招商”模式。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太钢团队梳理出四川新远宏的核心痛点:原材料经多次倒运导致物流成本偏高、长途运输易造成钢材锈蚀、湿润气候增加仓储难度。据此,太钢提出将生产基地迁至太原的解决方案——邻近原料产地可降低物流成本,太原干燥气候能减少钢材锈蚀风险,短途运输还可缩短生产周期、简化包装流程。
最终,四川新远宏决定入驻山西综改示范区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于2020年注册成立山西新远宏科技工业有限公司。合作过程中,双方聚焦行业难题开展协同创新。在碳钢领域,双方共同构建“原材料研发生产—精加工—应用模拟评价”一站式服务平台。太钢还提供“厂房租赁+材料供应+联合营销”一体化支持,并投建“新能源发电机组核心部件基地项目”满足二期发展需求,原材料供应规模实现显著增长,同时联合开拓海外市场。经过数年合作,项目成效显著。山西新远宏仅用不到5年时间便完成从行业新锐到区域龙头的跨越式发展。一方面加工量实现“三级跳”,2022年突破1800吨,2024年跃升至4300吨,年复合增长率达54%。另一方面效益大幅增长,营业收入从零起步,2022年达2775万元,2024年突破6165万元,增幅122%;毛利率稳定在4%以上,呈现健康盈利态势。此次跨界合作实现了双方互利共赢,双方构建的“原材料研发—性能测试—加工应用”全流程协同体系,成为“政府+园区+链主企业”招商模式的成功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