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初,中国房地产市场现见底稳定信号
(经济观察)2023年初,中国楼市现见底稳定信号
北京,3月15日,中国新闻社电话:2023年初,中国房地产市场现见底稳定信号
庞无忌,中新社记者
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下跌了一年多,开始出现稳定的信号。中国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一些房地产指标同比大幅下跌,甚至“从负到正”,房地产市场的热度出现了复苏的迹象。
今年前两个月,房地产投资和销售有所改善。同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前2月,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5.7%,较2022年下降4.3个百分点。同期,商品房销售额也从去年的26%以上下降到0.1%。
部分指标已“由负转正”。1-2月,房屋竣工面积同比增长8.0%。商品房销售中,住宅销售同比增长3.5%。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也较去年同期略有回升。
今年春节假期过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等热点城市曝光了房地产市场超出预期升温的消息,特别是二手住房交易量持续增长,部分城市二手房价也略有回升。
许多指标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房地产市场是否进入了快速升温阶段?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傅凌辉当天表示,总体而言,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阶段。后期,随着整体经济的逐步改善和市场预期的改善,房地产市场预计将逐步稳定。
2022年,由于多种因素,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下行状态。去年,一些主要房地产企业出现了资本链问题,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住房交付困难。为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措施。在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随着经济的升温,房地产市场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壳牌研究所市场分析师刘丽杰表示,1月至2月的市场复苏主要是对早期积压购房需求的补偿释放,其中大量交易是为了改善住房需求。短期交易量相对较高并不意味着市场已经进入了快速升温阶段。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目前市场的前瞻性预期指标已经恢复,但并没有突然进入热区间,价格变化相对稳定。此外,全国新建商品房待售面积仍在增加,库存去除压力仍较大;虽然房地产企业融资和征地信心有边际改善,但尚未完全恢复。
广东省城市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玉佳认为,自今年年初以来,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主要来自三股力量:疫情阻碍的刚性需求、住房需求和预期改善带动的需求。反映在网上签约数据中,预计需求修复将至少持续到第一季度。
然而,李玉佳提醒说,3月份,房地产市场稳定和复苏的势头并没有加速,一些热门城市二手住房市场复苏放缓;新房市场访问、认购等领先指标也有所下降。这意味着需求恢复的基础不牢固,刚性需求的动力不足,改善需求的循环链不光滑。后续市场能否继续稳定,也取决于政策支持、宏观经济和就业形势等因素。
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主任庞明认为,政策支持和关怀、宏观经济改善、居民就业收入预期、房地产销售价格稳定等积极影响将支持居民的购房信心。3月是房地产企业传统的供应旺季,“小春”市场值得期待。
然而,他还观察到,目前的市场表现出了一、二线城市、二手住房和改善住房需求的差异化特征。与此同时,土地拍卖市场、投融资等供应方面的数据显示,其复苏仍落后于销售方面。如果点复苏的差异化现象继续存在,或影响房地产行业后续复苏的可持续性。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刘丽杰认为,随着积压需求的迅速释放,预计3月份的市场修复势头将比2月份放缓。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熄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