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被大幅增加,为什么春季沙尘暴仍然频繁发生?气象学家回答
3月25日,中国气象局召开了一次关于近期粉尘天气的新闻发布会。会议报告称,预计今年春天,中国北方的粉尘天气将超过近十年的同期,整体强度将持平。预计从3月底到4月初,中国北方将有一个大规模的粉尘天气。
今年以来最强的沙尘波及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强沙尘暴发生在局部
3月19日至23日的粉尘天气过程是今年以来影响中国最强、最广泛的过程,影响面积超过485万平方公里。
该过程已影响甘肃、青海、陕西、山西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发生局部沙尘暴。23日左右,沙尘天气影响京津冀等地,河北、北京等地出现强沙尘暴,最低能见度不足100至200米。综合判断,粉尘过程强度是2000年以来同期的第三强。
沙源地气温偏高,冷空气活动频繁
导致沙尘天气频发
中央气象台环境气象室主任张碧辉表示,3月是北方沙尘天气频繁发生的季节。今年3月中旬上旬,蒙古和中国西北沙源气温高于常年同期~8℃导致沙源地表无积雪覆盖,地表大范围暴露。

今年蒙古气旋强度强,冷空气活动多。在气旋及其后冷空气向东移动的过程中,强风卷起灰尘,通过高空输送向南向东移动。在粉尘过程中,许多地方都有强风天气,包括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南部、河北北部和北京西部。局部阵风达到9-10级,为沙源起砂和下游远距离传输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动力条件。
预计春季(4月至5月),蒙古南部至内蒙古中西部沙源降水较少,气温高于常年同期,具有蒙古气旋分阶段南下影响,有利于粉尘天气的形成。预计中国北方的粉尘过程数量将超过近十年同期,粉尘强度与近十年相同。
预计3月31日至4月2日,受新一轮冷空气影响,中国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将有一个从西向东的灰尘天气过程。
中国北方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为什么沙尘天气仍然频繁发生?
据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研究员丁婷介绍,近年来,中国北方植被大幅增加,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有利于逐步减少入侵中国的粉尘数量。
然而,蒙古南部的戈壁沙漠也是影响中国灰尘的重要沙源。2022年植被生长季节,当地降水较近20年同期较少,沙源植被覆盖较差,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此外,今年频繁的灰尘天气也与最近的大气环流异常有关。今年3月初,沙源经历了极其罕见的温度回升,导致早期冻土层的沙子迅速融化。
张碧辉建议防沙治沙策略:
加强科技研究与部门合作,加强粉尘起源、粉尘输送动力等机制研究和粉尘天气数值模式预报技术研究,提高预报预警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沙源生态控制、粉尘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评价与粉尘灾害应急处置的联动互动,为防灾减灾和科学准确的粉尘控制提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