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带一路和海南贝壳文化”是海口岛内外专家学者研讨会。
11月29日下午,由海南贝壳行业协会主办,海南海世界贝壳文化博物馆“一带一路与海南贝壳文化主题研讨会”,在海口琼山花卉世界海南海世界贝壳文化博物馆举行,近50名专家学者、作家和相关行业企业家代表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海南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海南贝壳产业协会会长、海南海世界贝壳文化博物馆馆长李恒代表活动组织者发表了讲话。他说,海南是“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节点,是中国最大的海洋省份。它拥有广阔而广阔的蓝色土地,壳牌文化有巨大的研发空间。他建议在中小学甚至大学和科研机构开设贝壳文化和科普课程;开放贝壳海底牧场,修复日益脆弱的海洋生态;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互动,在海南建立世界上最大的贝壳配送中心。呼吁政府在海南建设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贝壳文化博物馆,展示和弘扬中国几千年来深厚的贝壳文化,展示海南海洋文化的无限魅力。

研讨会上,海南大学教授钟哲辉以“发展海南贝壳文化,服务一带一路”为题,畅谈了海南贝壳文化的悠久历史。他还特别谈到了海世界贝壳文化博物馆敢于成为第一家、大胆创新的有益尝试,为海南贝壳文化打开了一扇窗。此外,他还谈到了海南贝壳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并就如何培育贝壳文化产业、服务一带一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南海有2000多种贝类,其中一些是南海独有的,是海洋送给人类的宝贵礼物,是海南发展贝壳文化创意产业的物质基础,“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自由贸易港建设,在对外开放中取得重大突破,必须加强与深化一带一路对接与合作。形成双方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互补合理流动,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个资源,促进中国(海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调联动发展!”
海南海洋环保协会顾问林宏民也发表了专题讲话,就如何与一带一路国家对接合作、如何利用优质贝壳材料开发复合工艺品、贝壳开发与环保相结合等问题展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海南贝壳文化只有与创意文化产业相结合,才能获得发展势头,推出新的贝壳文化产品,提升贝壳文化价值,丰富贝壳旅游商品品种,扩大贝壳工艺品、纪念品、实用品和收藏品的市场份额。
会场气氛热烈,与会者就一带一路和海南贝壳文化的发展前景和形势发表了见解。来自山东的“山东省十大杰出收藏家”、出版了十多个专门收藏的孙永行,来自山西的山西后姬货贝博物馆馆长拜胜利,以及海南省安徽商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少中、海南书香文化传媒公司总裁钟国军、海南著名收藏家王志林、彭桐、周功民、陈波来、唐雄、唐宋等诗人作家。形成独特的优势产业,更好地建设国际旅游岛,服务自由贸易港,发表各自意见,进行深入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