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药物有哪些?
抗病毒药物:1.西药:利巴韦林、阿昔洛韦、吗啉胍等;2.中成药:板蓝根、抗病毒胶囊/颗粒/口服液、穿琥宁、炎琥宁等。
抗病毒药物有哪些?
还有许多抗病毒的西药,如典型的利巴韦林,阿昔洛韦主要用于呼吸道病毒感染,如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阿昔洛韦也可用于巨细胞病毒。
现有的抗病毒药物有哪些?
现有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主要分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中国销售的核苷类药物包括齐多拉米双夫定、去羟基肌苷、司坦夫定、阿巴卡韦和阿巴卡韦。蛋白酶抑制剂是硫酸中的那韦;非核苷类包括奈韦拉平和依非韦伦。
2000年3月15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第四种抗病毒药物恩夫韦肽,这是唯一一种在细胞外工作的药物。它可以防止病毒与细胞的接触和融合,但它的价格相当昂贵,目前在中国无法获得。
抗肝炎病毒的药物有哪些?
抗病毒治疗主要是抑制肝炎病毒的复制,达到逐步清除的目的。

目前,抗病毒治疗的有效药物有以下几种。
(1)阿糖腺苷:人工合成的广谱抗病毒药物。乙肝的治疗可以使HBeAg转阴率约为40%。用法是阿糖腺苷10~/d/kg添加5%或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每天一次,3周为一个疗程,副作用包括消化道症状和粒细胞减少。
(2)干扰素及其诱导剂:人类干扰素和基因工程干扰素主要用于临床实践。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病毒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防止病毒复制,调节宿主免疫系统的功能,刺激组织溶抗原I型蛋白及其细胞膜的表面。治疗慢性乙肝和丙肝,其用法为~万单位,隔日肌内注射一次,HBeAg每周转阴3次,疗程3~6个月。HBeAg转阴率40%~50%,HBsAg转阴率10%。同样的方法和疗程,慢性丙型肝炎降低了血清丙型肝炎病毒的核糖核酸水平。
干扰素诱导剂:聚肌胞,每天0.5~1mg;双嘧达莫每天口服1~3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两种药物诱导干扰素的产生,起到抗病毒作用。
(3)阿昔洛韦:它是一种合成的无环嘌呤核苷化合物,能抑制各种去氧核糖核酸病毒的增殖。特别是抗疱疹病毒的时效性是阿糖腺苷的两倍,毒性小,但乙肝病毒的抑制机制尚不清楚。其用法为/kg每天加入10%葡萄糖,疗程2~4周。
干扰素和阿昔洛韦联合使用,疗效更好。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经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治疗后病情有所改善,对预防急性肝炎进入慢性肝炎有一定的阻断作用。
(4)干扰素和激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当单一干扰素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采用类固醇脱离治疗,刺激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对乙型肝炎病毒增殖活跃的慢性肝病患者效果较差,干扰素较好。
使用泼尼松/日口服,4周停药,2~4周后使用干扰素。
阿糖腺苷也可与激素结合使用,效果相同。
(5)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IL-2):肌内注射每隔一天一次,每次5万单位,连续8周改为每两天一次,连续4周。或基因工程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联合应用。
(6)猪苓多糖与乙肝疫苗联用:根据临床观察病例统计,表面抗原转阴率为15%,e抗原转阴率约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