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网汇
综合信息情报站

标签:专家 第4页

专家称年轻人没精力、没能力生那么多孩子,如何看待这个说法?-大智网汇

专家称年轻人没精力、没能力生那么多孩子,如何看待这个说法?

【专访北大教授:年轻人现在没有精力,没有能力去生那么多的孩子】记者:近年来,国家陆续放开了二孩、三孩政策,鼓励生育,您认为这是否意味着计划生育时代已经过去了?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乔晓春:计划生育实际上还存在,因为现在的政策只允许生三孩,还没有允许生四孩或者更多孩子。过去是因为人口过多需要控制出生,现在则是生育率过低需要鼓励出生,虽然现在管理目标方向与过去相反,但是仍然是使用过去少生的思路做多生的工作,所以很难产生成效。过去的目标是少生,可以直接通过限制生育数量来达到,但如今需要提高生育率,想让年轻人多生、愿意生,直接鼓励生育来施加干预并没有特别大的作用,真正要解决的是一些民生问题,解决的是年轻人的压力问题,这才是导致现在很多人不生孩子的原因。 当年轻人的压力减小了,生育率自然就上来了。如今不是因为年轻人不想生孩子,而是年轻人现在没有精力,没有能力去生那么多的孩子。(正观特稿)专访北大教授:生育登记取消婚姻限制是种进步 正观新闻

热议榜 阅读(563)赞(0)
职场女性遭遇隐性歧视问题引热议,专家建议「延长男性陪产假并强制执行」等,如何看待这一建议?可行性如何?-大智网汇

职场女性遭遇隐性歧视问题引热议,专家建议「延长男性陪产假并强制执行」等,如何看待这一建议?可行性如何?

“之前面试就遇到过,HR(人力资源)一直问我近期有没有结婚生育计划,感觉真的被冒犯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要求保证3年内不能要孩子”“已经有娃了还被问会不会要二胎,孩子是不是自己带”…女性就业歧视现象引起大量网友共鸣。如何有效消除女性就业歧视?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跟进式采访。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职场女性从应聘面试到入职工作,一路遭遇各种不公平对待。仅因生理上的性别属性,职场女性往往就比男性“低一等”。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社会法研究所所长娄宇看来,实现男女相同的用工成本是消除女性就业歧视的有效途径,男性陪产假只是其中一项措施。“休息不仅是劳动者的一项权利,其还承担着平衡性别差异、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等社会功能,因此也应当成为劳动者的一项义务,可以考虑强制实施。用人单位安排男职工陪产假期间,保留岗位和基本工资。” 结合我国实际,范围给出了两条总结性建议:延长陪产假的期限,并将其改为育儿假的组成部分,并且加强执法力度,予以强制执行;生育假应该作为育儿假,采取措施鼓励男性共同休假,而并非仅作为生育女性的延长产假。(法治日报)法治日报--2023年02月17日--法治经纬--强制休育儿假缩小用工成本性别差

热议榜 阅读(464)赞(0)
房贷延长至 80 岁「并非鼓励老人贷款」,专家称根本需意图是为了刺激需求端,如何看待这个说法?-大智网汇

房贷延长至 80 岁「并非鼓励老人贷款」,专家称根本需意图是为了刺激需求端,如何看待这个说法?

一直以来,银行业对房屋按揭贷款最长可贷年龄有着严格的限制,较早以前,贷款人年龄加贷款期限最长可到65周岁,此后,部分银行又放宽至70周岁,并实行了多年。 比如,记者在广州按揭市场了解到,绝大部分银行执行贷款人年龄加贷款期限不超过70周岁的政策,极少数银行可达到75周岁。 早在2019年,就曾有房贷年龄放宽至80岁的“接力贷”产品出现,但由于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而被叫停。 “贷款人年龄加贷款期限延长到80岁也有一定的道理:一方面,由于人们的平均寿命总体上是在增加的,所以房贷跟随年龄延长是一个长期趋势;另一方面,也延长了还贷期限,从而降低月供金额,降低买房门槛。”大源按揭总经理郑大源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 不过,郑大源也表示,从实际操作来看,大多数人退休以后,其退休金本身是用于晚年生活保障的,不太可能用来供楼,所以大部分的情况是,中年人或年轻人以老人家的名义入市,延长贷款年限,减少月供,真正供楼的事实上是年轻人。 “借款人在申请房屋按揭的时候,尽管希望年限越长越好,但事实上,通常5~8年都会提前还清,所以,对银行来说风险可控。”郑大源说,该政策的根本意图是为了刺激需求端。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房贷年龄期限延长”的最直接效应,是指40~59岁的中年人在办理房贷中,可以足额获得贷款,尤其是可以获得30年期的贷款时长。因为按照旧政策,此类群体贷款的时长不可能超过30年,而若按房贷年龄期限延长至80年来计算,则完全可以轻松获得30年的贷款金额或多增加10年的还款期。 “2020年以来全国各地房地产政策持续宽松,尤其以房贷政策为主要的政策工具,此类政策的宽松,本质上吻合了各地激活合理住房消费需求的导向。这也是此次南宁政策的重要出发点。”严跃进说。“房贷可延长至80岁”后,还有多少空间可以突破?

热议榜 阅读(494)赞(0)
美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后,专家建议短期别喝产地俄亥俄的牛奶,如何从食品安全角度分析这一观点?-大智网汇

美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后,专家建议短期别喝产地俄亥俄的牛奶,如何从食品安全角度分析这一观点?

美国俄亥俄州氯乙烯泄漏发生后,不少消费者担心,当地生产的牛奶和饮料还能正常喝吗?对此,乳业分析师宋亮指出,氯乙烯作为一级致癌物,在自然界中能够存在较长时间,相关有毒物质会渗透于当地土壤、地下水、湖泊水中,对当地生态系统会造成严重破坏,短期内不建议消费者食用该地生产的牛奶、饮料等食品。毒云漫天 动物死亡!专家建议短期别喝产地俄亥俄的牛奶(中新经纬)

热议榜 阅读(501)赞(0)
美专家称「俄亥俄州 5 到 20 年后或现大批癌症患者」,氯乙烯对身体有哪些危害?美方的应对是否合理?-大智网汇

美专家称「俄亥俄州 5 到 20 年后或现大批癌症患者」,氯乙烯对身体有哪些危害?美方的应对是否合理?

当地时间3日晚,一列运载危险化学品的火车在美国俄亥俄州脱轨起火,导致危险化学物质氯乙烯泄漏。事后,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声称,当地的空气“安全”并让居民回家,但不少人仍对现场情况感到担忧。一些居民表示,他们已出现头痛和恶心的症状。一对家距火车脱轨地约5英里的夫妇,在河流中发现了数百条腹部朝上的死鱼,还有人上传了死鸡、死狗和死狐理的照片。 俄亥俄州危险材料专家西尔·卡吉亚诺对媒体表示,此次事故相当于是“用化学物质毁了一个小镇。当官员们很快就告诉人们可以回家时,我感到很惊讶。”卡吉亚诺还称,在5到20年后,当地人中可能会出现大批癌症患者。他敦促居民们进行体检,记录他们目前的健康状况,以防化学品泄漏可能造成的影响。 美专家敦促俄亥俄州泄露事故居民体检:5到20年后或现大批癌症患者

热议榜 阅读(532)赞(0)
央视评「年轻人越来越反感专家」,你如何看待专家建议?-大智网汇

央视评「年轻人越来越反感专家」,你如何看待专家建议?

【#央视评年轻人越来越反感专家#】“建议专家不要建议”,不是让专家闭口不言,而是希望专家“从年轻人的利益出发”,少一些哗众取宠,多一些人文关怀,在理性沟通的基础上,建立相互尊重的“公众—专家”关系,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真知灼见。(微信公众号“央视网”)【#央视评年轻人越来越反感专家#】“建议专家不要建议”,不是让专家闭口不言,而是希望专家“从年轻人的利益出发”,少一些哗众取宠,多一些人文关怀,在理性沟通的基础上,建立相互尊重的“公众—专家”关系,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真知灼见。(微信公众号“央视网”)

热议榜 阅读(541)赞(0)

每天睡前十分钟你会和孩子聊什么?

有专家建议,每天睡前问孩子这5个问题: 一、今天有什么收获吗? 这个是在看孩子学到了什么, 并且通过孩子的复述来加以巩固 二、今天有什么好的表现吗? 这是在强化孩子做的好的行为, 并且鼓励他做得更好 三、今天学校有什么好的事情发生吗? 这是在判断孩子是否有正确的价值观 四、你觉得自己还有什么没学会的吗? 这是在让孩子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五、有什么需要爸爸妈妈帮忙的吗? 这是在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永远都是爱你的 你怎么看?

热议榜 阅读(404)赞(0)
成都街头现「飞鸟撞树」现象,网友疑为灾害前兆,专家回应与地震无关,自然灾害发生会有哪些前兆?-大智网汇

成都街头现「飞鸟撞树」现象,网友疑为灾害前兆,专家回应与地震无关,自然灾害发生会有哪些前兆?

近日,一段“飞鸟撞树”的视频在网络上传开,视频显示,成都街头某路段出现大量飞鸟“撞”向路边大树的情况,密密麻麻,数量众多。据拍摄者蔡女士称,拍摄地点位于成都双流区。 ▲来自蔡女士的视频截图 有网友猜测这么大规模的鸟群活动可能和天气变化有关,也有人推测是不是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的前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今天,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了成都野保专委会的专家学者。 成都野保专委会秘书长巫嘉伟表示,从视频上看无法辨识是一天的什么时间点拍摄的,不过飞鸟并没有在撞大树。一种情况可能是那棵树上有果实,成都的灰椋鸟和丝光椋鸟成群结队在此觅食。还有一种可能,如果是傍晚黄昏时刻拍摄的,很可能这棵树是一夜栖树,如果是麻雀这些鸟,大概率是飞来睡觉休息的,“每年二三月份的时候,就有很多鸟类飞来集中地在树上睡觉,大家集中在一起一来可以取暖二来可以防御天敌。”不过,不管是哪种情况,这种现象都与地震无关。 据介绍,鸟儿夜晚驻足休息的地方,被称为“夜栖树”。“夜栖树”一般靠近路灯,方便夜间取暖,也有可能靠近河边、居民楼,食物相对充足。据不完全统计,成都二环路之内有类似的“夜栖树”有百余处,其中不少是赏鸟点位。(来源:红星新闻) 相关链接:成都街头现“飞鸟撞树”现象,网友疑为灾害前兆?专家:是鸟儿来觅食或找到了夜栖树

热议榜 阅读(578)赞(0)

大智网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olfba@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投稿&软文功效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