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化养老院,他们的希望在哪里?
早上,作者去了四川南部一个县的一家养老院,在该县的一个商业区的楼上。养老院在建筑的三、四、两层,包括屋顶、房地产购买和装修,据说花费了1000多万元,有170多张养老床位。装饰效果真的很好,除了老年人住的房间像养老院,其他公共区域就像茶馆、亭子、泉水叮咚,给人一种古董的感觉。
经过询问,我意识到老板来自装修。屋顶上的一条L形走廊花费了50多万元,但从硬件装修的角度来看,可以看出老板是认真投资的。在川南的一个小城市,很难看到私人老板会投入这么多钱来装饰公共区域。在养老行业,传统的做法是在使用和改进的同时,有经营收入,然后逐步改善硬件环境。
那么,这样一家投资1000多万元的养老院,盈利能力如何呢?
据了解,养老院活力老人的最低收费标准是2780元,我估计残疾老人超过3000点,因为是一个县,收费很难有多高。即使按每月3000元计算,床位170张,年收入612万元,但包括劳动力、食品、水电等费用,利润250万元也很好。从入住满起,预计投资将在5年内收回。再加上从0到170的过程,大约需要3年的时间。这样,投资将在8年内收回。
以上是作者乐观的计算。如果悲观的话,回收期会超过8年甚至10年。
毫无疑问,这是当前养老服务业的现状:投资大、回收慢、利润少。

那么,在一个不太富裕的县城,像刚才提到的这样的市场化养老院有希望吗?
如果局限于目前的情况,我们自然会感到悲观,但认识到中国老龄化的趋势和老年人及其家庭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当然,包括养老金消费),未来的情况将逐年好转。
几个月前,他们与民政局领导人聊天。据他们估计,随着1962年中国第二波生育高峰人口从2022年开始进入老年阶段,中国的养老需求将在2026年井喷。因此,作为养老院的投资者和运营商,如果我们在2026年之前打好基础,做好准备,2026年将迎来行业发展的真正黄金时期。
这种感觉在笔者与一位老人的交流中有所感受。
养老院的老人告诉我,他86岁了,是养老院里最健康的。他在当地县政府退休,退休工资7000多元,收了2780元,钱根本用不完。除了对这里的硬件条件表示满意外,他还对这里的食物表示不满,说如果他不改善,他会去其他地方养老。
作者联系了更多的老人,知道他除非离开这个县,否则找不到更好的养老院。养老院的食物不能让每个人都满意。吃饭本身就是一件很难调整的事情。但从与他的短暂交流中,我发现即使是一个小县城,以有退休工资的人计算,也应该有上千人。这些人的退休工资从3000元到8000元不等。在一个县,养老院的收费标准在5000元以内,应该有更准确的目标群体——目前养老院收费低的制约因素。一是养老院本身的服务水平无法支撑较高的收费。二是西部小县城,养老消费观念还是很滞后的,除非必须,否则不愿意离开家庭去养老院。
那么,市场化养老院的希望在哪里呢?它包含在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口增加、老年人消费能力提高、养老理念进步、家庭成员逐渐无法在家照顾老年人、硬件条件和软件服务不断改善的过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