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亚峰会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记者王作葵、江宥林、高春霄)中国-中亚峰会将于5月18日至19日在陕西省西安举行。专家认为,在过去31年的外交关系中,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不断升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峰会在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将开启中亚关系的新篇章。
经贸合作势头强劲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欧亚研究所所长丁晓星指出,经贸合作是中国中亚关系在许多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亮点。
这是哈萨克斯坦产品展区,2022年11月6日在第五届世博会上拍摄。新华社记者郑冬瑞拍摄
建交31年来,中亚五国贸易额增长100多倍。2022年,双方贸易额达到70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今年1月至3月,中亚五国贸易额同比增长22%。
丁晓星说:“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先进的技术对中亚国家非常有吸引力。平等互利的原则使双方的合作持续稳定增长。”。
2022年,中国从中亚国家进口的农产品、能源产品和矿产产品同比增长50%以上,机电产品同比增长42%,结构优化。截至今年3月底,中国直接向中亚五国投资了150多亿美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苏畅说:“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正在扩大。”,“未来,双方的经贸合作将继续扩展到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等新的商业形式。”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舒觉婷近日表示,愿与中亚各国经贸部门合作,与中国合作-以中亚峰会为契机,巩固和发展贸易投资的良好势头,推动中国-中亚经贸合作达到了新的水平。
基础设施建设惠及各国人民
丁晓星认为,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参与建设项目的成功实施,已成为中国真诚帮助中亚国家发展、实践睦邻、安全、富邻理念的生动体现。
在乌兹别克斯坦,安格连是中亚最长的隧道-帕普铁路隧道彻底改变了数千万人的出行方式,当地人称赞“中国建设者在900天内实现了900秒火车穿越山区的奇迹”。

哈萨克斯坦北部阿克莫拉州风电项目一期由中国企业投资建设的30台150兆瓦发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使清洁能源造福千家万户。
吉尔吉斯斯坦新北南公路项目二期竣工对改善道路交通条件、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11月11日,在中亚天然气管道霍尔果斯计量站,工作人员正在巡逻。新华社记者陈叶华拍摄
此外,中哈原油管道和中国-互利共赢的合作项目,如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吉乌公路、中乌鹏盛工业园、中塔乌公路等,广泛惠及地区各国人民。
苏畅表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改善民生,促进贸易畅通,从而激发中亚国家间物联网等更高层次的互联潜力。
人文交流让心越来越近
丁晓星介绍,中亚交往历史悠久。张骞的西域之旅、玄奘的西游、中国音乐家西安星海和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留下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国与国之间的友谊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亲。中国与中亚国家在高校、智库、媒体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在科技、医疗、旅游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入。互派留学生、联合考古、翻译文学作品、互映影视剧等活动或项目越来越受欢迎。
这是2023年4月29日拍摄的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新华社发布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合作的希瓦古城历史遗址保护修复项目成功完成,使希瓦更加耀眼;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签署了经典翻译出版备忘录,将为读者和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中亚第一个鲁班车间在塔吉克斯坦正式启动,在中亚国家,“中国热”和“中国文化热”继续升温,成为中塔新时代友好关系的又一见证
苏昌认为,随着中国与中亚国家各领域合作的深化,双方人员交流不断增加,文化领域的合作内容不断丰富。
2022年1月,在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中国宣布计划在未来五年向中亚五国提供1200个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并建议在未来5-10年将中亚五国友好城市增加到100对。
丁晓星说:“作为一个真正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中亚国家将以人文交流为未来合作的重点,不断挖掘这一领域的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