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里有“毒素”,看我打破“毒”的妙招
随着智能手机进入军营,拍摄录制、聊天交友、视频直播等功能逐渐融入官兵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一种无色无味的“毒药”悄然蔓延。
这种“毒药”会使人失去理智;这种“毒药”会破坏人们的家庭;这种“毒药”可以危害国家安全。面对如此顽固的敌人,武警兵团执勤支队开展了手机网络清查整顿活动,利用“破‘毒药’技巧”彻底解毒。
“防”,练强自己百“毒”不入侵
{img}fe27fc8e1a49eb
俗话说,打铁还需要自己的硬,要想不中手机的“毒”,还需要多学习“武功秘籍”。《内务条例》、《纪律条例》等“内功心法”一定越多越好;《士官管理条例》、《手机使用管理条例》等破“毒”招法也是必不可少的;类似于大班教育和小班辅导的传道解惑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练好思想的“内功”,才能在千里之外拒绝“毒”,从而百“毒”不侵。
“控制”,果断杀死入体的“毒”
“查”,潜在的“毒”无处藏身
潜在的“毒”,隐患很大,还需要拿出“看、闻、问、切”四条良法。希望,使用手机控制平台,定点检查,定期通知,看到关键;气味,组织检查点检查,随机抽查,闻到疾病的根源;询问,协调当地公安、通信部门“检查通信、转账、使用”,询问“毒药”的原因;切割,派出“四不两直”安全监督,长期纠正,定点回头,切断脉象法。
“解”,对症下“药”
有成千上万的“毒药”,这取决于它的危害程度。重毒,排之;轻毒,疏之,只有对症下的“药”才能在水火之间救人。“排”有三招。第一招是定人定责,一步一步施压,限时节点整改相应问题;第二招是建立容错机制,教育“毒”,排出“毒”。、厌“毒”、弃“毒”;第三步,仪式激励,唤醒“毒”者的真心,让他们有意识地远离。

“疏”也有三招。
一是加强定期教育,引导官兵相互学习,增进感情,深化思想认同。
第二步,搭建学习平台,组织评价竞赛,利用军职在线、红密码等APP,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
第三步是组织军事比赛和文化娱乐活动,使正能量占据官兵思想、工作和生活的主要方面。
其实手机的“毒素”并不可怕。只要用对了招数,找对了方法,纠正症结,对症下药,就能有效“预防”毒,迅速消毒。用好手机的“双刃剑”,让它不能成为“毒素”,而是成为“良药”。引导官兵,科学知识,正确使用,按规定上网,提高政治文明、法治和安全素质。
作者|邵传祥,周龙茂
摄影|刘怀璞
尊重原创信息,请注明转载来源
1.不要让手机遮住眼睛,没有“机器”的生活幸福多了
2.虽然手机很好,但不要被它“绑架”
3.放下手机,享受温度生活
4.强军路上的故事告诉你
5.只要有梦想,努力过的人就会很幸运
总编:杨志强
主编:邓晓军段亮
值班编辑:石帅印
投稿邮箱:1570014175@qq.com














![丹东天气预警-丹东市气象局发布大风蓝色预警[Ⅳ级/一般] 【2023--大智网汇](https://www.dzwwh.com/wp-content/uploads/2023/03/7c707cbeb089409b8f9bbbf9da75c19c.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