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八年级历史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香港和澳门第13课回归祖国
课程标准:了解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历史事实,了解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一、“一国两制”的理念
1、提出: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在香港和澳门成功实践。
2、目的:实现祖国统一,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含义: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
4、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开辟了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有效途径。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香港回归:1984年,中英政府正式签署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恢复香港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紫荆花)。
2、澳门回归:1987年,中葡政府签署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的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白莲花)。
3、回归香港和澳门的意义:①洗雪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②为解决台湾省问题提供例子。
4、回归原因:提高中国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提出“一国两制”;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中国、英国、中国和葡萄牙的共同努力。

三、比较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民族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设立区域
少数民族聚居区
港澳台地区
指导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政策
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维护各民族共同利益,维护国家统一
维护祖国统一(解决港澳台问题)
享有宪法规定的民族自治权
除外交权和国防事务权外,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和行政管理权、立法权和司法权
它们都是地方行政区域,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与国家的关系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有利于祖国的和平统一,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