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网汇
综合信息情报站

印度将成全球人口第一大国-印度人口即将超越中国,成为“人口第一大国”

印度人口即将超越中国,成为“人口最大国”

刚才,“联合国将正式宣布印度成为人口最大的国家”登上热搜。

4月10日至14日,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委员会第56届会议在纽约总部举行,主题为“人口、教育和可持续发展”。

据报道,印度人口增加到14.1亿,联合国预计将于今年4月中下旬宣布,印度将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登上印度“第一人口大国”的先进道路

今年1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王文斌主持例行新闻发布会时做出了回应。

据记者统计,2022年底,中国人口为14亿175万。据联合国统计,去年印度人口计算为14亿1200万,预计印度已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对此有何评论?

王文斌回应说,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两国应用良好的人口红利,实现各自的发展和振兴,为人类的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过去的70年里,两国的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此前报道的截图

20世纪下半叶,印度人口保持快速增长,年增长率达到2%。自1947年独立以来,印度人口增长超过10亿,预计未来40年将继续增长。

世界上25岁以下的人中有5/5来自印度,47%的印度人年龄低于25岁。三分之二的印度人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自由化之后。

那么,成为“第一人口大国”呢?

说到人口,逃不掉“人口红利”这个词。什么是“人口红利”?

事实上,并不是说人口越多,“红利”就越大,而是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如果一个国家的生育率迅速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例还没有时间上升,那么年富力强、劳动能力强的人对养育和赡养老人的压力就很小(即人口支持相对较小)。它们占人口的很大比例,人口结构更年轻。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称为“人口红利”或“第一人口红利”。

一般来说,当人口负担系数小于或等于50%时,称为“人口红利机会窗口期”。

印度将成全球人口第一大国-印度人口即将超越中国,成为“人口第一大国”

与中国相比,印度的人口红利窗口来得晚,结束得晚。时间跨度从20世纪90年代延续到本世纪中叶。据统计,到2050年,印度的劳动年龄将比中国多1.7亿。

这样,印度似乎可以享受近30年的人口红利。

然而,人口红利转化为经济红利必须经历第二个层次。能否成功取决于人口素质和国家产业结构。

首先,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绝对人口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劳动力的质量和质量。要提高人口质量,首先要看教育。

印度的高等教育相对发达,但基础教育是一个严重的缺点。普遍存在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公立学校教学水平低、女生入学率低等问题。到2006年,印度近40%的人是文盲。

印度首都新德里的街头小贩(图源新华社)

不仅如此,印度还面临着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寻求发展的严重问题,导致印度高端人才流失。

“第一人口大国”易主,中国怎么办?

印度已经成为“第一人口大国”,人们更担心中国的人口红利是否会消失?

今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并回答了中外记者的问题。

李强总理指出,人口红利不仅取决于总量,还取决于质量、人口和人才。我国劳动力近9亿,每年新增劳动力超过1500万,人力资源丰富仍是我国的突出优势。更重要的是,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的平均教育年限已达14年。可以说,我们的“人口红利”并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发展动力依然强劲。当然,要深入分析判断人口增减可能带来的问题,积极应对。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南开大学老龄化社会治理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袁欣认为,即使中国在未来失去了“第一人口大国”的地位,中国仍有很强的优势:

首先,在人口相对减少的情况下,中国仍然是一个人口大国,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振兴国内外市场。

第二,中国的劳动力规模仍然很大。虽然劳动力的数量正在减少,但仍然巨大的规模为中国保留了发展人口红利的人口机会。虽然中国的老龄化正在加深,但老年人(60~69岁)约占老年人口的一半,这有利于打开长寿人口机会的窗口。

第三,中国正在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本大国转型。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更持久、更强大的动力引擎。近年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健康状况、教育发展的快速发展。这些变化为人力资本的整体改善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人力资源型人口机会依然存在,人力资本型人口机会窗口越来越大,长寿型人口机会窗口逐渐开放,形成了有利于未来经济发展的人口条件。”新说。

橙柿互动记者邵婷

综合报道

赞(0) 打赏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自行甄别,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wolfba@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大智网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olfba@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投稿&软文功效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微信扫一扫打赏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