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苏联和俄罗斯都想加入北约?为什么北约一直在愚弄俄罗斯?
是的,你没看错标题。1954年,苏联掌舵人赫鲁晓夫申请加入北约,被称为种植玉米。
让我们先梳理一些概念和背景。很多人只听说过北约,不知道北约是什么。北约全称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北美和欧洲国家为防御合作而进行的国际军事组织。
我们必须记住,这是一个军事组织,我们一起战斗;有点像黑社会,只要有一个弟弟被欺负,其他人就应该无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9年4月4日,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这意味着该组织正式成立,即“北约”。德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者,被分割和占领,当然没有资格参加北约。
二战后,德国被苏美英法区占领
北约成立后,虽然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宣称成立北约不是针对任何国家,而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但这里有一种没有银的感觉。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美国、英国、法国等国成立北约只是为了对抗苏联。
就在这时,苏联进行了骚操作,1954年苏联申请加入北约,此时苏联掌舵人是赫鲁晓夫,被称为玉米。
赫鲁晓夫一张著名照片
苏联申请加入北约,准备与三国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突然说,不要攻击我。我申请加入你的十八路诸侯。十八路诸侯联盟吸收吕布这样可以理解的东西,但是如果董卓申请加入,你让他加入吗?
因此,苏联的举动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阴谋。如果美国、英国、法国和其他国家接受苏联,就像大象掉进洗澡盆一样。最后,他们甚至可能没有洗澡盆。他们无法消化庞然大物苏联。
北约中间是北约的logo
北约将成为苏联和美国争吵的地方,失去其应有的作用,最终北约将崩溃。然而,拒绝苏联证明,美国、英国、法国和其他国家成立北约要么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要么是为了制衡和对抗苏联。结果可想而知,英国、美国和法国果断地拒绝了苏联。
1954年10月23日,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巴黎条约》,将资本主义阵营的西德纳入欧盟和北约。
战败后,德国被分为西德和东德。西德由美国、英国和法国控制,实际上由美国控制,东德由苏联控制。
北约吸收了西德,这让苏联非常恼火。苏联要求他们停止巴黎协议,理由是“防止德国军国主义复苏”。显然,他们不会听苏联的话。在被美国、英国、法国和其他国家完全拒绝后,苏联也看到了北约的真面目。
华约logo
1955年,苏联拉拢了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即“华沙条约”。在这里,很多人认为美国轰炸的南斯拉夫(即南联盟)也是华约组织的成员国。事实上,南联盟从头到尾都没有加入华约。
就这样,华约应运而生,与北约针锋相对,这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了冷战对抗。在接下来的近半个世纪里,这两个阵营一直处于冷战之中。
北约和华约两大阵营
从1989年到1991年,随着东欧的剧变和苏联的解体,华约已经崩溃,不复存在。在苏联解体之前,北约口头承诺戈尔巴乔夫不会扩张,这是一个口头承诺,没有签署文件,这已经成为北约多次扩张的借口之一。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登台执政俄罗斯。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遗产,除了获得苏联的财富和军事力量外,还继承了美国头号敌人的地位。
此时,俄罗斯国内形势不稳定,经济形势疲软。叶利钦采取了向西方靠拢的政策。当时,美俄关系非常密切。
1993年4月和1994年1月,叶利钦和克林顿签署了《温哥华宣言》和《莫斯科宣言》,声称美俄关系已成为“成熟的战略伙伴关系”。
叶利钦和克林顿
这时,叶利钦第一次提议加入北约。这时,美国没有明确同意,也没有明确表示不同意。打太极的时候,俄罗斯加入北约的事情就搁置了。
1997年,马德里首脑会议决定接受波兰、捷克共和国和匈牙利加入北约,并于1999年3月正式成为北约的新成员。
这是北约第一次东扩。
当时俄罗斯反应不大,主要是因为都想加入北约,没有理由阻止别人加入。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约仍然希望继续向东扩张。如果进一步向东扩张,它需要杀死南斯拉夫的障碍,因此美国轰炸了南联盟,科索沃战争爆发。
战后,科索沃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北约势力扩大,俄罗斯势力不得不退出东欧。
南斯拉夫
为此,叶利钦与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关系也急剧下降。叶利钦完全看到了美国和北约狼的野心,准备与北约竞争,但国力不如人,俄罗斯势力也被赶出了南方联盟,在世界上遇到了灰烬。
沮丧的叶利钦认为自己缺乏能力,所以他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普京。普京在上任当天签署了第一个总统令,永久原谅了叶利钦的家人,并说他永远不会追究责任,然后他住在克里姆林宫。
刚上台的普京打算如何经营俄罗斯?普京上台后,实力不够硬,国力真的不如人。因此,他也遵循叶利钦的亲美和西方政策,西方更接近,加入了欧洲大家庭。
事实上,这项政策并不是由普京独自决定的。西方欺骗俄罗斯民族主义者摧毁苏联的条件之一是与俄罗斯共同发展和繁荣。从戈尔巴乔夫到叶利钦,他们都相信这一点。
普京一开始也相信,从2000年到2002年是普京和西方的蜜月期,双方关系都很好。普京和美国总统布什关系很好。

小布什和普京
布什甚至在公开演讲中说:“美国不是俄罗斯的敌人。如果北约继续扩张,俄罗斯就不会被视为敌人。欧洲必须向俄罗斯开放。”这让普京非常热情,认为他真的可以加入北约。
2001年,俄罗斯第二次申请加入北约。
但没过多久,布什就转过身来,说俄罗斯是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随后,北约首先在波兰进行了军事演习,并在波罗的海三国进行了军事演习,假设敌人指向俄罗斯。
北约想继续向东扩张,把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纳入北约。这让普京很生气,但是没有实力,光生气是没有用的。
因此,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表示反对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否则将对三国实施制裁。此时,美国大喊俄罗斯无权干涉。这使得俄罗斯与美国和北约的关系急剧下降。
就在这时,美国发生了一起黑天鹅事件,即911恐怖袭击。
美国忙于世界各地抓恐怖分子,所以没有时间照顾北约和俄罗斯。
美国遭受了恐怖袭击,但普京并没有看到美国的笑话,所以普京立即打电话给布什,表示愿意与世界公敌的恐怖分子打交道。
911恐怖袭击
此时,普京甚至关闭了苏联时期的两个海外军事设施,即位于越南和古巴的两个侦听站。这两个国家曾经让美国痛苦不堪。普京一眼就能表现出良好的诚意。
美国人也表示,他们收到了俄罗斯人的诚意,所以两国举行了俄罗斯和美国的会谈,不再将俄罗斯视为战略敌人,并承诺对俄罗斯企业提供财政支持。
俄美交好后,普京再也没有阻止北约第二次东扩。
2004年,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等7个国家加入了北约,其中包括波罗海三国在内的成员国数量迅速从19个增加到26个。
此时,普京仍然想加入北约。美国仍然没有说清楚,也没有说清楚,继续粗心大意。
俄罗斯不可能接受加入北约的一系列苛刻条件。美国多次戏弄俄罗斯,因为它不符合加入北约的条件。
当然,普京是个聪明人,知道美国不会接受俄罗斯成为北约成员国,为什么还坚持要加入北约呢?
事实上,普京加入北约的目的是与美国争夺领导权。北约的帮主是美国。如果俄罗斯加入,帮主和堂主的话语权自然会减弱。
普京希望将北约转变为一个国际政治组织,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军事组织;俄罗斯希望在北约获得决策权,最终从内部瓦解北约,以消除外部对俄罗斯的包围,为战斗民族的复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入北约的目的实际上是瓦解北约。
此外,加入北约后,你可以获得美国和欧洲的技术和资本,这有利于发展俄罗斯经济,加入北约获得否决权,并可以否认对俄罗斯不利的政策。
因此,普京在2008年再次表示愿意加入北约,但显然美国早就看穿了这一切!
他们永远不会允许强大的俄罗斯诞生,所以俄罗斯加入北约只能是南柯的梦想。
2009年,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加入北约,北约并没有停止东扩的步伐。
这时,普京和俄罗斯突然意识到,美国人和欧洲人从来没有想过接受俄罗斯,也从来没有真正想让俄罗斯加入北约和欧盟。
相反,他们利用俄罗斯加入北约的诚意不断扩大,这使得普京完全放弃了西方,不再期望加入欧盟,开始重新调整战略。
不再信任西方,开始寻求独立的探索,经常向东方大国展示合作发展的诚意。
直到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普京彻底改变了俄罗斯的国策,俄罗斯完全从西方转向东方。
2017年,俄罗斯强烈反对北约接受黑山,但黑山仍加入北约,北约完成了第四次东扩;
北马其顿于2020年加入北约,北约完成了第五次东扩。
到2020年,北约从最初成立时的12个国家扩展到30个国家,北约从远离俄罗斯到接近俄罗斯。
北约东扩到俄罗斯家门口
对俄罗斯来说,乌克兰、白俄罗斯与俄罗斯接壤,是东欧对北约的最后缓冲区。普京不惜发动战争,阻止北约继续向东扩张。
想想古巴导弹危机和美国的反应,我们知道如何让别人睡在床边!这就是俄罗斯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毫不犹豫地与乌克兰作战的根本原因。
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是俄罗斯最后的缓冲区
苏联解体时,北约口头承诺不东扩,但他们违反了君子协议,东扩了五次,直到俄罗斯退休。
普京在这里发表了一篇关于乌克兰动武的长篇文章。在这里,普京说:“我们都知道,在过去的30年里,我们一直表现出坚持和宽容,并不断尝试与北约主要国家就欧洲的平等和不可分割的安全达成共识。但我们所等待的回应只是无耻的欺骗、谎言,或压力和恐吓,北约对俄罗斯的抗议和担忧继续扩大。北约的军用机器已经到达了俄罗斯边境。”
自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以来,俄罗斯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全面制裁和完全孤立。
俄罗斯绝不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最终目标。东西方会越来越分裂。有人说这是一场新的冷战,但无论如何,如果俄罗斯倒下,我们将面临激烈的斗争。
我们喜欢喝和平,努力发展,努力工作。但如果我们不让我们和平,扰乱我们的发展,那么“朋友有好酒,如果豺狼来了,就有猎枪来迎接它”。
全文结束后,既然看到了,如果感觉不错,就点赞转发吧,谢谢大家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