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外汇市场的韧性不断增强 外汇储备总体稳定
光明网讯(记者丁玉冰)6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第十届“中国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八大以来金融领域的改革发展。
会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发言人王春英对过去十年中国外汇市场的运营和跨境资本流动进行了高度评价。她说,近年来,外部环境复杂,给中国外汇市场的运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优质发展,巩固了外汇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外汇市场的韧性不断增强,成功应对了多轮外部冲击,跨境交易规模显著提高,外汇储备总体稳定,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在合理平衡的水平。
王春英(徐想摄),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外汇市场呈现出更加成熟的发展特征。王春英从以下五个方面介绍:

首先,国际收支结构更加稳定。通常,账户顺差总是处于一个合理和平衡的范围内。外资债务结构逐步优化,私营部门持有资产规模不断提高;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增加,外债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债券的长期资本配置,外债结构优化,风险可控。
第二,金融市场更加开放。跨境证券投资渠道进一步扩大,便利性进一步提高。国内股票和债券逐步纳入国际主流指数,跨境投融资交易规模增加,外汇市场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
第三,汇率调整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更为明显。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和弹性增强可以及时有效地释放外部压力,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与此同时,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和国际支付结算中的比例继续上升,有助于降低中国跨境交易中货币不匹配的风险。
第四,外汇市场参与者更加理性。市场实体逐渐适应了汇率的双向波动,整体保持了合理的交易模式。中性企业汇率风险意识增强,管理汇率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
五是宏观审慎 “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外汇市场管理框架更加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和响应机制不断完善,宏观审慎工具更加丰富,微观监督执法标准保持跨周期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王春英说:“中国经济长期改善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的跨境贸易、投融资活动将保持活跃,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将有更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