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齐智能驾驶辅助短板 比亚迪将搭载英伟达Orin芯片
[爱卡汽车行业新闻原创]
长期以来,智能驾驶辅助一直是比亚迪的缺点,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比亚迪最近与英伟达合作,未来新车可能配备NVIDIADRIVEOrin系统芯片,进一步提高其汽车产品的智能和自动驾驶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性能的产品。
配备NVIDIADRIVEORIN车载计算平台,专门为软件定义汽车设计,通过OTA软件更新可以实现自动驾驶能力在整个汽车生命周期内的持续升级。它可以实现254TOPS的计算性能,为自动驾驶功能、信任视图、数字集群、车载信息娱乐和乘客与人工智能的交互提供计算支持。
编者按:如果比亚迪需要向上发展,他必须弥补智能驾驶辅助的不足。作为智能驾驶辅助领域的顶级产品,英伟达的Orin芯片自然是最佳选择。在Orin芯片的支持下,我相信比亚迪将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取得定性的飞跃。
精彩内容回顾:
比亚迪智能手表授权可测酒精摄入量
比亚迪将推广内部代号“F品牌”的新品牌
比亚迪为宋PLUS和海豹推出了购车折扣
请输入不到17字的页标题

英伟达计算能力降维攻击,中国汽车芯片的出路在哪里?
文|李科龙
也许只有他自己才能打败黄大仙。
“今天,我们宣布Atlan不再是第一个……”皮衣教父黄仁勋在9月20日晚的GTC2022上平静地宣布了这一消息。他还是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黄仁勋的下半句是“Thor将取代Atlan”,并表示其性能将是Atlan的两倍。
英伟达SOC算力示意图
Atlan是英伟达去年推出的1000TFLOPS计算能力自动驾驶SOC芯片,原计划于2024年上市。随着Thor的推出,Atlan在出生前就成为了历史。
1TFLOPS代表处理器每秒计算1万亿次浮点,这意味着Thor每秒计算2000万亿次。你知道,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自主开发芯片的计算能力是144TOPS,Thor的计算能力约为前者的14倍。
英伟达,GPU霸主,以算力优势进入汽车芯片市场,正在打击整个行业的降维。
面对英伟达发起的计算力军备竞赛,其他芯片厂商还有反击的能力吗?
地平线、华为、黑芝麻等国产汽车芯片作为中国芯片行业与世界差距相对较小的领域,在巨大的变化下将何去何从?
当汽车算力革命进行时
在英伟大搞算力竞赛的背后,是汽车芯片领域的巨大变化。
在传统汽车中,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功能并不多。然而,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开放,汽车对电子产品的需求正在迅速提高,从自动和辅助驾驶到智能驾驶舱,都需要强大的芯片控制。
但是芯片越来越多,需要的电线也越来越多,汽车就像我们的电脑桌一样,乱七八糟的电源线看起来很糟糕。
车辆线束复杂性的增加不仅是一个糟糕的问题,而且直接导致了更高的成本和更复杂的设计。特别是在车辆智能时代,各种功能的增加直接导致了电子控制单元(ECU)数量激增。
据《自动驾驶汽车工程》杂志统计,高端汽车和全尺寸卡车可能使用40种不同的线束,配备700多个连接器和3000条电线。如果汽车上的所有电线都连接起来,长度可以超过4公里,重量可以达到60公斤。
简化复杂性,降低车辆线束的复杂性已成为一种新的需求。减少线束最有效的方法是减少芯片的数量。
在此背景下,零部件Tier1企业博世于2016年首次提出了域控制器的概念,将车辆ECU集成到驾驶辅助、安全、车辆运动、娱乐信息和车身电子五个领域。它们只需要一个域控制器,就可以取代过去大量的独立ECU。
特斯拉的做法更激进,根据车身直接分为前车身、左车身、右车身三部分,实现整车控制。
根据中信证券最近拆除特斯拉model3的信息,前车身控制器包括安全相关功能,如ESP车身稳定系统、冷却液泵热管理、前照灯和雨刮器;左车身控制的核心芯片控制和配电,包括左车身的灯具和电机;右车身负责空调、雷达、高制动灯和后油泵的控制。
特斯拉域控制器示意图
汽车行业普遍认为,域控制器是未来汽车电子行业竞争门槛最高、利润最高的部分。当然,使用域控制器实现多个ECU功能的最大门槛是提高计算能力。
说到算力,英伟达并不困。
博世和特斯拉的域控制器模式也推动了汽车行业的创新。黄仁勋想接管接力棒。对于自动驾驶来说,2000TFLOPS浮点计算能力已经溢出,他的野心是重新集成域控制器。
黄仁勋在演讲中明确表示,Thor的SoC芯片是为汽车的中央计算架构而生的。使用该芯片创建控制器,可同时为自动停车、智能驾驶、汽车机器、仪表板、驾驶员监控等系统提供计算能力。“Thor支持计算域分离开发,不仅可以将2000TOPS全部用于自动驾驶工作流,还可以分配,部分用于智能驾驶舱、人工智能娱乐,部分用于辅助驾驶。”
言下之意,Thor不仅是Orinx自动驾驶芯片的升级版,更是高通8155、8295等驾驶舱芯片的工作。黄仁勋不仅要扰乱智能驾驶芯片市场,还要与竞争对手高通公司抢占驾驶舱和娱乐芯片的份额。
汽车行业有一个共识,在传统燃料汽车时代,低计算能力MCU无法适应汽车的智能发展。汽车架构已经从传统的分布式架构转向域控制器,较少的大计算能力ECU取代了复杂的MCU。下一步是从域控制器转向中央电子电气架构。英伟达正在引领汽车芯片的第二次革命。
Thor芯片将首先在极氪车型上量产交付,第一站将选择中国市场。
不仅是黄仁勋,还有许多制造商想要引领第二次芯片革命。今年9月,德国零部件安波福表示,它已经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汽车中央计算平台CVC,将率先在中国市场应用,集成ADAS、车身功能、网关和VCU功能可以处理汽车中数百个部件的通信信号。新势力小鹏表示,新旗舰G9将采用“中央超级计算” 集成硬件架构的区域控制。
算力很好,但不是全部
英伟达的算力霸权难以动摇。其他芯片制造商的出路是什么?
首先,虽然中央电子电气架构是每个人的理想,但目前的多域控制器方案并非不可接受。目前,汽车公司通过堆叠多个低计算能力芯片来获得类似于高计算能力的效果。
目前,许多主机厂已经通过多芯片堆叠将计算能力堆叠到1000TOPS水平。比如今年上市的新车威来ET7、ES7和威马M7均配备4个7nm制成的英伟达orin芯片,计算能力达到1016TOPS。魏牌摩卡是SA8540P,由高通Snapdragonride自动驾驶平台推出。
SA9000P芯片组合,计算能力达到1440TOPS。
更重要的是,绝对计算能力并不等同于实车的最终应用效果。许多低计算能力芯片的实际性能可能不会输给高计算能力。
换句话说,高计算能力确实在面对更复杂的场景时响应速度。例如,在汽车和机器系统领域,避免黑屏和停机的困境。然而,英伟达、高通和Mobileye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智能驾驶平台。主机制造商或自动驾驶公司能否将芯片的计算能力发挥到100%?
美国辅助驾驶巨头Mobileye首席执行官AmnonShashua指出,TOPS是一个非常不足的计算能力指标,效率比计算能力更重要。
国内芯片制造商地平线首席执行官余凯在反驳英伟达首席执行官的“TOPS是一种新的马力”时直言不讳地表示:“100公里加速比马力更真实地反映动态性能,每秒准确识别帧率MAPS比计算能力更能反映芯片的人工智能性能”。
原因不仅是硬件,还有软件,以及软件和硬件的适应。汽车芯片并不是一个完全标准化的行业,不同的原始设备制造商,不同的功能设计,将对芯片提出不同的个性化需求。
事实上,这可以与手机市场相媲美。苹果坚持自主研发芯片,而不是购买高通芯片,更好地适应IOS系统,实现软硬件匹配。
就芯片和整车的适应性而言,目前的优等生是特斯拉。
特斯拉并没有盲目强调计算能力。FSD自主研发芯片的计算能力为144TPOS,但在点到点驾驶辅助方面,竞争对手比计算能力更强。
余凯还在第十四届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展示了一组数据。在国际权威的深度学习图像数据集MSCoCo上的物体检测分数中,地平线之旅5芯片每秒准确识别帧率(MAPS)英伟达Orin为1001FPS,高达1283FPS。
准确识别每秒的帧率比较
在典型的Backbone1080P模型中,征程5的AI性能与Orin-X不相上下,但能效是Orin-X的330%;在优化高效模型下,软硬结合后的征程5性能超过Orin-X,Orin-X的能效高达870%。
余凯如说:“我们只有orin芯片价格的一半。
国产芯片的独特优势
国内芯片企业还有一个独特的优势,那就是计算能力不够,服务来凑。
英伟达Thor的计算能力很强,但从目前的声明来看,它只打算成为一个开放的通用平台,允许原始设备制造商在平台上开发和适应,而不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国内芯片企业的一贯优势是对主机厂的服务更加详细。主机厂不擅长软硬件研发,芯片企业可以直接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开发服务。
理想汽车首席执行官李翔曾感叹道:“感谢地平线,中国有这样的芯片企业,未来充满希望。”
与之前的理想合作制造商Mobileye相比,地平线显然给李翔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李翔表示,地平线直接派团队进入理想合作,优化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经常加班到12点解决智能驾驶问题。
与地平线开放工具链算法不同,Mobileye上一代芯片EyeQ4不支持汽车公司进行本地优化。Mobileye的封闭性导致了理想。面对中国的道路问题,Mobileye前视摄像头旁边只能增加一个摄像头,用于道路数据采集和辅助驾驶系统的算法训练。
地平线、黑芝麻和华为凭借性价比和本地化服务赢得了原始设备制造商的订单。比亚迪和一汽红旗之旅5前的预装车型将于明年上市。华为推出了MDC和阿维塔11的汽车级智能驾驶计算平台、阿尔法S配备MDC810智能驾驶计算平台,长城沙龙机甲龙,广汽AionLXPlus、MDC610平台,如哪吒S。
然而,国际芯片巨头并不愿意失去中国市场。Mobileye推出的EyeQ5已经开发了支持第三方代码的软件栈算法。同时,在中国建立技术团队,协助原始设备制造商解决自动驾驶计划。此外,AmnonShashua预计将支持L4级自动驾驶,该芯片EyeQultra于今年CES2022亮相,预计2023年大规模生产。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已经成为士兵们必须竞争的地方。国内制造商加快了下一代芯片的研发。地平线表示,基于新BPU纳什架构的旅程6芯片正在研发中,人工智能计算能力可以提高数倍。国际芯片制造商已经开始努力弥补服务缺陷。国内芯片制造商能应对吗?
苦战是不可避免的,但中国芯片并没有失去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