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网汇
综合信息情报站

如何看待2023年1月9日A股市场?

大家怎么看?

赞(0) 打赏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自行甄别,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wolfba@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评论 5

  1. #1

    K线角度,上证是一根跳空实体幅度较小的星线,中性解读,要注意的就是星线往往代表之前趋势的暂时停滞,后续量跟不上(买盘意愿减少)就有可能出现回调,或者滞涨震荡

    创业板三天K线收阳,实体越来越小,上影线越来越长,就是上周五复盘提到的电信运营那样,K线是大敌当前,偏空解读

    而成交金额方面

    今天上证增量,创业板缩量

    上证依然只小于扣大量的月均量,创业板今天却还多低于一个五日均量

    这样的量价信息

    表示上证若能持续增量,还能继续往上,明天随着季均量再下来一点,说不定就能满足季均量水平

    如果能够达到连续三个交易日大于季均量,则是进一步确定中期趋势走好的证据

    连续三个交易日大于六十日均量
    以前复盘说过,这代表有机会开启一波中级趋势行情

    周末有许多朋友在问怎么看待元旦后A股连续增量连续上涨的?原因又是什么?

    其实原因不止是元旦后

    而是从10月底11月初就开始了

    北向资金从10月底开始一直是流入多的对吧

    原因除了我当时复盘说过的外

    基本面(相应股票大面积低估)
    筹码面(低估到一定程度,外资会买,这两天的量,已经是开始买了)

    另一个原因,我在复盘中没有提过

    外汇人民币的升值

    把这些人民币升值贬值的转折点去对应下这段时间上证的走势

    有没有什么发现?是不是所有转折点恰巧就和上证走势基本雷同?

    人民币升值,对于外资而言,持有的人民币金融资产自然也是升值的

    所以北向会一直保持流入

    但还有很多朋友表示,以往他们也揣测过人民币汇率和A股走势的相关性

    但是却是有时相关有时不相关的

    所以他们以前都不太考虑这方面的影响,这一点在周末和一位知友交流的私信中我有具体说明

    外资在A股市值占比不到5%,也就是说,外资怎么做,就单从外资一方面而言,是无法给A股市场带来巨幅波动的

    但是,内资机构自己的动作以及会因为外资的动作产生的反应,最终的交易博弈是会实实在在影响到盘面的

    10月底,大部分A股权重低估

    内资机构除了被动清盘的,为什么不买?人家压根不赚基民盈亏的钱,赚的是规模的管理费,结合从8月复盘开始说的四季度做账行情

    能不能理解当时内资机构为啥要买?结合人民币升值,外资高位赚了空指数的钱,低估了买回来又难不难理解?

    于是到今天还在持续升值的人民币汇率,导致了外资持续流入,内资又不想太让外资抢便宜筹码然后抬轿

    所以有了这一波行情

    创业板今天的缩量,原因就是内部可承接外资的标的太少,所以没办法像上证一样,关联和人民币升值对走势的影响,然后K线大敌当前(短线买盘逐渐衰竭,卖盘逐渐增多),离我们之前复盘所说的半年线已经快要达成(0.5%的空间),某技术指标统计学因素接近极限值,如果明天有冲高接近或者突破半年线,慎重点看看就好(大概率不收最高留上影线)

    所以接下来不能增量的话,会陷入滞涨

    结构上,今天问题最多的是又增量创新高的酿酒

    结论和这天复盘一样

    因为技术面信息并没有出现太多改变

    没有的实在不适合买
    过高背离,优先考虑小波段末升段,后续缩量就确认。那么接下来最好也是走延伸,即有一个5浪2回调
    如果ABC,调整的时间和幅度就会比较大
    暂时不看会转1,2,3,4,5下跌,因为我这一波看上证50,沪深300行情看的是回升
    那么现在买,自然风险高于收益

    今天这个部分没变化

    明天日线,本周周线,大概率不收最高留上影线

    其他板块方面,还是互相更换着轮动

    操作上,还是恪守这些比较安全

    原创不易

    欢迎点赞

    白白胖胖09个月前 (01-09)回复
  2. #2

    周一收盘,今天的A股已经很给面子了!明天可能会非常难受,也许连上个厕所的时间都不会给。

    首先回顾盘前的观点,上周的四连阳我们基本是入在了低点,走在了高点。所以,盘前明确分析指出今天不容激进,而是需要量冷静,日内给出的高点是3180,收盘必定出现长上影。虽然今天的上影线不及预期,但指数在高点的承压已经显而易见。

    方向上,关于新能源所分析的观点是,还看不到调整的迹象。数字与消费的回流百万偏向消费,更是单独分析猪肉的向好趋势。总体来看,在板块题材的分析上,基本与市场共振的。

    那为什么会说明天也许连上厕所的时间都不会给呢?从今天盘面我们可以看到,除白酒以外的权重都有明显的冲高回落迹象,尤其是大金融的分歧比较明显,银行收绿,证券虽然收红,但上影线非常明显,这意味着明天大金融基本不会很乐观。

    再者,百万本周给出的高点是3185,向上不会有五个点的偏差,今天最高点3183承压非常严重,盘中就算权重集体轮动都未能有效突破,量能在现阶段也并未有放大。这意味着在这个区间增量资金已经非常谨慎了,不敢大举进场,而被困的筹码才刚刚开始释放。

    综上所述:接下来的行情对短线来说不容乐观,明天开盘也许就会出现集体出逃到迹象!所以现阶段谨慎点是最好的选择,等到回调后再大举进场才属明智之举。

    暂时就说这些,总体来说目前冷静做法比激进要理智的多。待洗盘完毕后,百万会像3031一样再次分析出低点位置。关于明天指数的具体走势和板块方面的轮动,百万会在复盘后作出详细解读。

    话毕,计划交易,交易计划,不被情绪所左右,这才是一个理智的投资者,复盘见。

    文章来源:百万
    文章链接:百万打板笔记

    百万打板笔记9个月前 (01-09)回复
  3. #3

    1月9日投资避雷针:400亿新能源企业工厂起火 涉及逾两成营收

    导读:财联社1月9日投资避雷针,近日,A股及海外市场潜在风险事件如下。国内经济信息方面包括:

    1)乘联会崔东树发文,近日国产特斯拉降价是正常趋势,碳酸锂价格将大跌;

    2)量价暴跌,国内宠物市场交易量大幅萎缩;

    公司方面重点关注包括:

    1)格林美下属子公司部分辅助车间失火,自称对当前经营及业绩影响有限;

    2)招商蛇口预计2022年净利同比降55.65%-63.36%;

    海外市场重点关注包括:

    1)全球食品价格指数连续9个月下降,联合国称粮食安全问题依旧突出;

    2)泰国发现首例“德尔塔克戎”XAY.2病例。

    经济信息

    1、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1月8日发文称,近日中国的特斯拉的降价是预料中的正常趋势,二手车经销商应该早有预期。二手车本来就是看新车市场吃饭的,库存的变化是极其敏锐的信号,而市场的促销变化也是必须掌握的敏锐信号。崔东树认为,二手车经销商要敏锐关注新车市场的变化,新能源车还是比燃油车贵,新能源车价格回归是长期趋势。新能源补贴退出有利于碳酸锂价格回归中低位。

    2、黄羽鸡价连续3个月下滑,截至目前已经跌破成本线。财联社记者多方采访获悉,黄羽鸡价格连月下滑主要是因为消费端疲软,同时市场对后市行情看弱。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黄羽鸡春节期间会有向好趋势,但整体上涨幅度估计不大。(财联社记者 王平安 刘建)

    3、财联社记者近期赴河南、四川、江苏等多地调查发现:受此前疫情的综合影响,养宠人群收入下滑导致需求“急冻”,叠加上游繁育环节前期盲目扩张造成的过剩,宠物市场自去年下半年陷入“深冬”,宠物价格暴跌,交易量大幅萎缩。连带拖累线下宠物消费,宠物食品等销售也不畅。对于2023年宠物市场行情,多数受访的宠物业者表示谨慎乐观。(财联社记者 王平安 肖良华 刘建 张晨静)

    4、针对近期铁矿石价格过快上涨等情况,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组织召开会议,分析研判铁矿石市场和价格形势,听取业内专家和部分市场机构意见,研究加强铁矿石价格监管工作。专家认为,近一段时间,在市场供需基本面总体稳定的情况下,铁矿石价格快速大幅上涨,存在明显炒作成分。

    公司预警

    1、格林美:下属子公司部分辅助车间失火,对当前经营及业绩影响有限。
    2、招商蛇口:预计2022年净利同比降55.65%-63.36%。
    3、东航物流:联想控股拟减持公司不超6%股份。
    4、万事利:浙商基金、乐世利投资拟合计减持不超3%。
    5、*ST文化:东方证券拟减持公司不超3%股份。
    6、中航重机:中航产融拟减持公司不超2%股份。
    7、芯源微:中科天盛拟减持不超2%公司股份。
    8、爱朋医疗:董事关继峰拟减持不超19.79万股。
    9、金马游乐:4名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1.25%股份。
    10、昆药集团:华立医药拟减持不超过2.5%股份。
    11、山河药辅:3名董事、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9.87万股。
    12、华亚智能:监事会主席韩旭鹏拟减持不超38.54万股。
    13、报喜鸟:董事吴利亚、高管谢海静拟合计减持不超104.9062万股。
    14、爱婴室:茂强投资、孙琳芸拟减持合计不超81.191万股。
    15、中电兴发:高管闫涛拟减持不超1.9218万股。
    16、金钼股份: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5%。
    17、奥特迅:高管李志刚拟减持不超2.7938万股。
    18、统联精密:股东深创投、人才一号基金拟减持合计不超过2%股份。
    19、直真科技:董事、副总经理彭琳明拟减持不超38.06万股。
    20、北京君正:控股股东等拟合计减持公司不超1.45%股份。
    21、秦安股份:8名董监高拟减持合计不超0.69%股份。
    22、天禾股份:高管罗旋彬拟减持不超55.125万股。
    23、GQY视讯:股东拟减持公司不超2%股份。
    24、大金重工:董事、高管孙晓乐拟减持不超45.3261万股。
    25、澳洋健康: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沈卿拟减持不超过2.0242%。
    26、江海股份:部分董事及高管拟合计减持公司不超410万股。
    27、华锋股份:董事林程拟减持不超过1.43%。
    28、风语筑:大股东拟减持公司不超2%股份。
    29、同仁堂:部分产品调出北京市医保药品报销范围。
    30、金地集团:2022年累计实现签约金额2218.1亿元,同比下降22.64%。
    31、易瑞生物:2022年净利同比预降36.58%-53.49%。
    32、安凯客车:2022年客车销量3072辆,同比下降19.85%。
    33、公元股份:2022年净利同比预降79%-86%。

    海外预警

    1、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由于多数供应商已开始减产,2023年第一季NAND Flash价格季跌幅将收敛至10~15%,削价竞争也在原厂启动减产后获控制。其中,由于NAND Flash Wafer已近现金成本,跌幅将是最先获控制的产品;Enterprise SSD作为原厂消耗库存的重要市场,且利润空间较大,是跌幅最深的产品。
    2、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周五发布数据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为132.4点,环比下降1.9%,同比下降1.0%,该指数已连续9个月回落。不过,2022年全球食品价格平均指数为143.7点,同比高出14.3%,是自199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3、综合多家媒体报道,当地时间周五(1月6日),泰国卫生部医学厅确认了该国首例“XAY.2”感染病例。据了解,XAY.2是德尔塔AY.45和奥密克戎BA.4/5重组结合而成的变种毒株。

    财联社连线9个月前 (01-09)回复
  4. #4

    A股已迎来春季躁动行情。

    历史上看,岁末年初常常存在“春季躁动”,且稳增长预期越强烈,“春季躁动”出现的概率越高。

    岁末年初,市场处于业绩真空期,叠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两会等重大会议密集召开,政策成为牵引市场的主要逻辑。当政策倾向于宽松、稳增长时,市场情绪高涨,易引发“春季躁动”行情,典型如2012/2013/2015/2016和2019年,上证指数涨幅平均在15%-55%之间。但有时受外部环境冲击,既便国内政策发力稳增长,“春季躁动”也会缺席,典型如2022年,受美联储超预期加息、俄乌冲突、国内疫情超预期等一系列事件冲击,“春季躁动”并未如市场预期般降临。

    就2023年来看,国内政策稳增长诉求强烈,“春季躁动”具备降临条件。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尤其提出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就冲击因素来看,市场主要担忧XBB等新冠变异株的后续影响。极端情况下,若XBB等变异株短期内在国内形成二次大面积传播,会极大地打击“阳康”群体消费和出行的积极性,也会对2023年的内需复苏前景产生压制,“春季躁动”行情可能再次缺席。除此之外,其他诸如美联储2月加息、春节消费低于预期、年报预披露冲击等潜在风险,都不足以对A股市场产生大的扰动,“春季躁动”行情仍会如约而至。

    就全年行情来看,受疫情放开后宏观经济逐步复苏驱动,2023年A股市场大概率将演绎牛市行情。当前,市场对2023年GDP增速的一致预期为5.14%,较2022年的3.05%(市场一致预期值)明显抬升,开始向潜在增速回归。在此背景下,市场预期2023年A股非金融企业净利润增速有望回升至10%左右。基本面的拐点会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带来业绩和估值双升的戴维斯双击效应,驱动股市走出牛市行情。

    既然明确了2023年A股大概率会走牛市,那么仓位提升越早越好,1月份就成为重要的买入时点和调仓时点。在去年末股市健康回调和今年初资金抢筹的双重驱动下,1月股市整体上涨是大概率事件

    受疫情反复、地产销售低迷和预期转弱等影响,2023年经济大概率仍属弱复苏,低基数效应下5%的增速并不高。弱现实之下,2023年A股很难走出全面牛市行情,大概率仍是结构市,即部分板块大涨,部分板块不怎么涨。

    结构行情中,选对板块至关重要。从全年行情来看,大概率会演绎“先防御、后成长”的走势:

    先防御。回顾2022年,涨幅靠前的板块基本都有一定的防御属性。就2023年而言,在经济确定性企稳之前,市场风险偏好仍会受到压制,更愿意配置确定性强的板块。

    可关注,1)政策反转带来的确定性,如地产开发、建材、家具家电、银行、保险等地产链相关;2)疫后消费复苏带来的确定性,鉴于旅游机场航空酒店等典型的困境反转板块估值并不便宜,可重点关注估值合理偏低的消费细分板块,如调味品、乳制品、医疗服务等;3)独立逻辑带来的确定性,如国防军工,全球国防开支高增大周期下,军费投入独立于短期GDP增速;4)自主可控&补短板带来的确定性,如计算机、医疗器械、半导体等。

    后成长。待经济确定性企稳之后,典型信号如中长期贷款增速回升、房地产销售边际改善等,市场做多热情被点燃,更愿意为长期前景买单,具有想象空间的成长板块弹性大,更易受到市场追捧。典型如经过估值消化的新能源、从0到1的元宇宙以及央国企估值重估等热点题材。在这个阶段,兼具确定性和成长性的计算机、医疗器械、半导体、军工等板块仍会继续表现。

    全年的节奏容易进行粗线条的把握,具体到1月份,市场风格反倒不好确定。部分资金追求短期确定性,布局防御性板块;部分资金着眼于全年布局,可能会配置成长板块。你买你的,我买我的,在市场风格上,可能会略显混乱。但整体上看,兼具防御和成长属性的板块进可攻、退可守,更容易在1月占优,投资者可重点关注计算机、医疗器械、半导体、军工等板块。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认为2023年大概率会演绎牛市行情,节奏上“先防御、后成长”。就1月份来看,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各买各的,容易造成市场风格混乱,但整体上看,兼具防御和成长属性的板块更容易在1月占优,投资者可重点关注计算机、医疗器械、半导体、军工等板块。此外,只要不出现阳康群体短期内二次感染的超预期事件冲击,在政策端强力稳增长的刺激下,A股“春季躁动”行情也值得期待。

    薛洪言9个月前 (01-09)回复
  5. #5

    老索财经9个月前 (01-09)回复

大智网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olfba@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投稿&软文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微信扫一扫打赏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