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悲伤过后,请不要马上说“节悲顺变”
亲人去世时,周围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节悲顺变”。
这句话出自《礼记檀弓下》:“丧礼,悲哀之至;悲哀,顺变也。君子的念头者也是。
它一直被用来安慰死者的家人,这意味着克制,变化意味着事件。这意味着请你的家人抑制悲伤,适应变化。类似的安慰是“不要悲伤,请坚强”。
对于一个刚刚经历过生死离别的人来说,他怎么能马上做到“节悲顺变”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习惯了“克己复礼”的约束,然后抑制和控制自己的悲伤。不要碰伤疤,以为它会自然愈合。
我们喜欢试图通过掩盖来忘记它。然而,当密切关系破裂时,悲伤是一个自然触发的程序。如果有损失,就会有悲伤。悲伤不受人为控制。只有正确地通过悲伤,我们才能重新点燃生活的希望。
那么,仅仅一句“悲伤顺变”真的能放下痛苦吗?如果悲伤被压抑太久,只会造成更大的心理伤害。如果你周围有人在经历痛苦,请不要对他们说“悲伤顺变”。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帮助他,引导他正确地走过悲伤。
心理学家沃登(1982)提出了如何帮助悲伤者度过悲伤的方法:
NO.2
帮助悲伤者接受死亡的事实
在最初阶段,生者需要开始接受“死不复生”的事实。只有接受事实,才能面对死亡引起的复杂情绪反应,尤其是突然死亡。
亲戚朋友毫无准备地收到坏消息,心里一定有强烈的不真实感,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励生者面对死亡,谈论失落。
NO.3

让悲伤的人接受悲伤是痛苦的
大多数悲伤的情绪都是不安的。
例如:无助、愤怒、内疚、紧张、焦虑、抑郁和悲伤。
在失去亲人的早期阶段,会有麻木、幻听、幻觉、幻想、混乱、梦想等行为。
当引导生者表达他们的情绪时,最好从积极的记忆开始。即使积极的情绪很少,他们也应该找到鼓励谈论死者的一些好处或过去分享的美好记忆的方法。
NO.4
帮助悲伤的人适应死者不存在的环境
帮助悲伤者处理依恋情节。对于悲伤的人来说,失去一个长期亲密的依恋者必然会陷入无助、恐慌、困惑和痛苦。依恋的深度直接影响到生者的悲伤程度。与死者的关系越深,就越难摆脱依恋。
因此,有必要帮助生者确认他与死者之间的依恋已经结束。
NO.5
悲伤的人需要把感情转移到新的关系上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悲伤时期。过了一段时间,悲伤的人需要在失去死者的情况下扮演新的角色,建立新的关系。
我们应该明白,在处理与死者关系的过程中,有些人不愿意离开被摧毁的家,或者想尽快离开令人难忘的悲伤。
有些人认为,如果他们把感情从死者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建立新的关系就会为死者感到羞耻,甚至认为没有人能取代死者的地位。
我们必须帮助悲伤的人面对这些问题,并做出适当的处理,不要鼓励那些仍在痛苦中的人做出任何重大决定来改变他们的生活,或进入一段新的亲密关系。
因为在极度悲伤的时刻,情绪并不稳定,很难做出好的判断,这很容易影响对未来新情况的适应或建立新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