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和中国的GDP都达到了美国的70%,那么谁的“含金量”高呢?
我不得不钦佩的是,它已经连续120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只有两个国家赶上了美国的势头,一个是日本,另一个是我们的中国。
日本和中国的GDP都达到了美国的70%,其中日本在1995年达到了。当时,它的GDP高达5.45万亿美元,而美国高达7.64万亿美元。然而,从那以后,日本经济逐渐看不到美国的尾灯。
直到去年,中国GDP才达到美国的70%,其中2020年中国GDP为14.72万亿美元,美国GDP为20.89万亿美元。大多数机构和学者都认为,中国GDP赶超美国只是时间问题。
当日本和中国的GDP达到美国的70%时,谁的“含金量”更高?
为什么日本GDP直到1995年才达到美国的70%?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实际上开始了“失去10年”的步伐。GDP之所以能创下美国70%的纪录,很大程度上是汇率造成的。
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的升值势头直到1995年才停止,从原来的250左右飙升到79左右,升值了两倍多。
也就是说,日本虽然经济强劲,但并没有真正强大到美国的70%,而是汇率造成的“错觉”并没有真正达到美国的70%。

相比之下,虽然人民币在过去十年也升值了,但其幅度不如原来的日元,很多人认为人民币的购买力被低估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按照平价购买力计算,中国GDP早在2014年就赶上了美国,现在已经超过了美国近5万亿美元。
可以说,中国的GDP已经达到美国的70%,而且它的潜力仍然很大。
很多人可能会说,90年代日本的经济质量已经很高了,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
与当时的中国相比,日本的科技实力有点“关公战秦琼”的意思,因为时代不同,但我们可以考虑90年代日本的科技实力与中国各自时期的地位进行比较。
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无疑是一个科技强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美国的压制。然而,我们应该知道,日本的规模无法与中国相比。它的优势只集中在汽车、半导体、机床等一些领域,如“韩国强化版”。
至于中国,很多人用“大而不强”来形容,但我们也应该知道,如果中国建立的整个产业链在每个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那么它在世界上真的是不可战胜的。
如果我们把中国的一些优势领域拿出来,那就值得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了。更不用说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和电子电力行业了。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技术、目前,只有中国能与美国抗衡新能源、量子技术等。
难怪美国要全方位遏制我国,因为中国也在全方位追赶美国。
因此,日本和中国的GDP已经达到美国的70%,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谁的“含金量”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