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1日,首届中国大熊猫国际文化周在北京开幕。作为文化周的重点活动之一,“熊猫中国四川主题展”也在中国世纪坛一楼的专题展厅开幕。
记者了解到,展览分为五个单元:“我们出生在这里”、“我们在这里发现”、“我们从这里开始”、“我们在这里回来”和“我们住在这里”。
值得一提的是,这五个单元有许多与大熊猫相关的重要数据。这些数据不仅解释了大熊猫与四川的独特起源,也见证了四川大熊猫出生的奥秘、历史发现、全球影响、野生回归和融入生活的故事。
由于其优越的生态环境,四川盆地已成为保护大熊猫的“生命之舟”,世界上70%以上的大熊猫“隐居”于此。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四川的大熊猫分布在成都、德阳、绵阳、广元、乐山、眉山、宜宾、雅安、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
149年
今年,第一只活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已经过去了149年。100多年来,大熊猫从四川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级的知名和喜爱。
132只

四川参与国内外合作的大熊猫数量也位居全国第一。目前,四川共有132只大熊猫参与国内外科研合作和生态教育项目。这些大熊猫在任何地方都很快成为“网络名人”,被当地人迷住了。
1980年,大熊猫“巴斯”出生于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巴斯沟,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盼盼”的原型。1984年,卧龙自然保护区竹子大面积开花。“巴斯”在觅食时误入冰河。后来,巴斯沟被农民救出,因此被命名为“巴斯”。
2017年9月13日上午8时50分,“巴斯”因病在福州去世,享年37岁,相当于人类100多岁。
据报道,四川已建立46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覆盖全省61.5%的野生大熊猫和49.5%的大熊猫栖息地。
大熊猫保护区与四川风景名胜区高度重叠。世界著名的九寨沟、乐山大佛、峨眉山、青城山、贡嘎山紧邻或位于大熊猫保护区、自然栖息地和走廊之间。
8000种
大熊猫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保护大熊猫不仅仅是拯救一种濒危动物,而是保护它与伴生动植物生存和繁殖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因此,大熊猫也是野生动植物保护的伞。
到目前为止,大熊猫伞护功能延续了近8000种野生动植物的种群。伞护功能可保护大熊猫、川金丝猴、羚牛、麝、野鹿、野鸡、黑颈鹤、攀枝花苏铁、野兰科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
华西都市报-封面记者代瑞
世界上70%以上的大熊猫都住在四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