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中暑后有哪些症状?
【夏季中暑后有哪些症状?】在高温环境下,如出汗、口渴、头晕、胸闷、恶心、四肢无力、麻木,应考虑中暑的可能性。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中暑可分为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轻度中暑:表现为头晕、头痛、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劳、心悸、脉搏快、注意力不集中、运动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度以上。严重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严重的中暑会导致死亡。热射病主要表现为高温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引起的高烧,体温可达40度以上,早期大量出汗,然后“无汗”,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热痉挛主要表现为:由于大量出汗、失水、失盐,人体发生电解质紊乱,引起肌肉痉挛。四肢肌肉易发生,常对称,有时发作,有时缓解。患者意识清醒,体温一般正常。热衰竭主要表现为:发病快,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出汗、口渴、恶心、呕吐,然后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失常、轻度脱水、体温略高或正常。
记住中暑急救六个字
范烁张向阳
中暑是由高温环境或烈日引起的,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水和电解质过度流失,导致代谢异常。人的体温是恒温的,但天气不是。在高温环境下,产热大于散热,这种调节失衡会导致中暑。
根据症状,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

先兆中暑,当出现头晕恶心、胸闷气短、口渴出汗、全身无力时,短暂休息后可自行缓解。
轻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在38℃以上,心慌气短,汗流浃背,手脚冰凉,充分休息后也能恢复正常。
严重中暑,即热射病,体温高达40℃以上,全身抽搐,不省人事,一旦发现,必须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
如果有人中暑晕倒,请记住六个字:“转移、冷却、呼救”。首先,离开高温,转移到阴凉处,脱下厚衣服,用水湿衣服,风带走热量,头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用毛巾包裹冰袋或冰瓶,如上述方法无效,应立即拨打120或999急救电话。
热天运动要警惕中暑,尤其是老年人、孕妇和婴儿。预防中暑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根据身体状况间歇休息。
科学佩戴必要的遮阳防晒衣帽进行劳动保护,避免阳光直接暴露在皮肤上。在炎热的天气里,旅行时带上防晒设备。
及时补充水分,间歇饮用水。口渴时不要想到喝水。最好使用富含电解质的水。此外,休息时应尽量寻找凉爽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