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网汇
综合信息情报站

糖化血红蛋白高是什么意思-关于糖化血红蛋白,必须绕开这5个误区

糖化血红蛋白必须绕过这五个误区

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过程中,笔者经常遇到“我的空腹血糖正常,需要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吗?”、“为什么我的空腹血糖正常,但糖化血红蛋白很高?”。。今天,作者将带您了解糖尿病监测的“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elfmonitoringofbloodglucose,SMBC)该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糖尿病治疗领域一项里程碑式的研究进展。自我血糖监测可以及时、全面地掌握患者的血糖控制,为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锻炼和调整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是糖尿病整体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糖尿病治疗达到标准的最基本手段。近年来,快速血糖监测器的应用促进了患者对血糖的自我监测,基层医生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如何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自我监测,教患者了解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常说的血糖监测项目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即时血糖。血糖值是直接反映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损伤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血糖监测在不同的时间点有不同的意义:空腹和餐前血糖监测有利于发现低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可更好地反映饮食和降糖药物的治疗是否合适;晚上睡觉前血糖监测有助于指导睡前进食,防止夜间低血糖,确保睡眠安全;2~3血糖监测有助于发现夜间低血糖,明确早上空腹高血糖的原因。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测试和即时血糖结果反映即时血糖水平,易受饮食、服药时间、情绪等影响糖代谢的因素影响;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控制水平,不受偶尔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测量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因此,国际糖尿病联盟明确规定,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测“金标准”。ADA(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IDF(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小于6.5%,目前我国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低于6.5%。

事实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糖水平平行,血糖越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因此能反映血糖控制水平。那么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并发症有什么影响呢?许多临床研究表明,餐后高血糖是心血管危险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餐后血糖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强于空腹血糖,死亡率也优于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的长期控制不稳定会改变红细胞对氧的亲和力,加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形成;如果眼睛内的晶体被糖化,就会引起白内障;它还会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糖尿病肾病,血脂和血粘度增加。在男性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1%,死亡率相对危险增加24%,女性患者相对危险增加28%。

一旦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50%以上。研究还发现,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没有阈值。随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下降,糖尿病并发症越接近正常值,就越明显。假如经济条件有限,那么病人怎么能既省钱又能看出自己的问题呢?哪个指标最重要?一般来说,虽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会受到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共同影响,但不同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标志着不同的空腹或餐后血糖水平。

当糖化血红蛋白为8.4%时,空腹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有很大贡献。因此,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的不同值,可以选择在一段时间内监测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

请避免对糖化血红蛋白的误解!

1.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不需要检测血糖

与随机血糖相比,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值不受时间的影响,与采血时是否空腹无关,稳定性更好。血糖可以反映即时情况,特别是多点血糖监测(血糖谱)可以反映患者全天的血糖波动和控制。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监测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各有优缺点。

糖化血红蛋白高是什么意思-关于糖化血红蛋白,必须绕开这5个误区

对于贫血和血红蛋白异常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不可靠,应进行血糖、糖化血清蛋白或糖化血清蛋白的检测,以评估血糖的控制。

2.糖化血红蛋白越接近正常值越好。

许多患者认为糖化血红蛋白越接近正常值越好(标准检测方法的正常值范围为4%~5.9%),这种理解并不完美。糖尿病治疗强调个性化原则,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因人而异。有时候病情严重的人盲目追求低糖化血红蛋白的价值,得不偿失。

3.糖化血红蛋白非常稳定,总能反映真实情况。

一般来说,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有时两者不一致。比如暴发性1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可能赶不上急性血糖变化的速度,所以不能反映真正的平均血糖水平。还有酗酒、缺铁性贫血、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增加糖化血红蛋白。妊娠妇女血容量增加,血色素降低,溶血性贫血、急慢性失血、慢性肾衰竭、血红蛋白病等,糖化血红蛋白值较低。

4.空腹监测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监测不受用餐影响。检测时,无需空腹即可随时采血。但贫血和血红蛋白异常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不可靠。血糖控制应采用血糖、糖化血清蛋白或糖化血清蛋白进行评估。

5.糖化血红蛋白需要定期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监测的“金标准”,但没有必要频繁检测该指标。糖尿病患者需要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血糖控制稳定、标准合格的患者可每年测量两次糖化血红蛋白;治疗方案变更或血糖控制不合格的患者,最好每季度测量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家庭医生应掌握并教会糖尿病患者正确理解糖化血红蛋白在血糖监测中的意义和方法,使这个“黄金标准”发挥真正的作用!

编辑:郑华菊

声明:转载本文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如果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纠正和删除。非常感谢。

赞(0) 打赏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自行甄别,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wolfba@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大智网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olfba@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投稿&软文功效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微信扫一扫打赏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