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网汇
综合信息情报站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道德经-连载312:“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真相,是

道德经-连载312:“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真相是有志无德

今天,我们将继续分享第59章《治国重德》第二段。第二段是:

夫唯吝啬,叫早服。

早服是谓重(zhng)积德。重积德,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能有国。有国之母,能长久。

老子告诉我们,无论我们做什么,无论是个人事务,还是家庭事务,企业事务,国家事务,世界事务,我们都应该知道储备的重要性,应该帮助自己呈现“早期服务”的状态。所谓“早服”,就是看到“对人宽厚,对人吝啬”的天性智慧觉醒。所谓“早服”,就是能看到“心比天高,生活比纸薄,空有野心”的真相,因为有志无德——只有看到有德的人,才能事竟成,德才是做人的基础。

那这个德是怎么得到的呢?

德,是在人的生命过程中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只有深厚的德,才能有人世的行为,心想事成,才能无所不为。

本段分为三个层次: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道德经-连载312:“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真相,是

首先,从日常经济活动的角度进行讨论。

人类只节俭、简单、节约能源、早期准备、客观经济规律、“道”规律:不断实现公平、公正、信誉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实现经济和精神繁荣,尽快实现经济自由、时间自由,然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早期准备”!

然而,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我们经常犯“头痛、脚痛”的错误;或者不满意拼命拉前线;或者不能基于自己的能力起点,不能通过现象看本质,不能掌握客观的经济规律。

通常只要市场有风吹草动,要么一收就死,要么一放就乱,这都违背了“道”的规律,在“诚信守朴”上出了问题。

市场经济、信用经济、符合规律的经济都离不开“诚信守朴”!

只有诚信守朴,才能全归而归,才能实现诚信促进发展,发展带动新的诚信,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无尽。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道德经-连载312:“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真相,是

其次,从意识形态领域的角度进行讨论。

在意识领域,我们也应该遵循以道为本,不断解放人类无限的精神财富,不断提高人们的理性、理解、精神和思想,这被称为“精神文明的早期准备”!

在意识领域,精神和物质可以相互转化:物质的“和谐”和意识的“和谐”和谐互动,不断实现物质精神、精神新物质,不断实现和谐世界,这是节约能量、培养基础、积累,这被称为早期准备!

早期服务是:不断实现“物质和谐”与“意识和谐”的良性互动;不断实现物质精神、精神新物质的良性循环;不断创造和谐世界;不断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实现道路规律层面的平等和自由,珍惜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之花,尊重每个人的意识平等和自由,称为“积累道德”。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道德经-连载312:“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真相,是

第三,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人与整体是相连的,个体的人与个体的人是相连的。

客观地说,每个出生的个体都通过个人联系与世界上的一切联系在一起,但这种联系需要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建立。

本章老子指导人类进行身心实证的具体方法是让我们呈现“早服”、“重积德”的境界;用这个境界联系的过程,就是通过慈爱行善建立联系,必须按照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去做,才是正确的联系,才是真正的慈爱行善。

例如,如果你想让一棵树长得茂盛,开花结果,你不应该从树干、树枝、树叶和花朵上下功夫,而应该松土施肥浇水;还应调查地形、阳光、土地肥沃等综合因素。

有时土地贫瘠,即使施肥,效果也不一定好;没有阳光,恐怕很难开花结果。

因此,种植一棵树最重要的是从根本上努力工作——树的根扎得越深,根吸收的营养就越充分,生长就越茂盛。这就是“长治久安”的道理。

然后从系统的角度探索:苹果成熟,必须有一朵花;花必须有树枝支撑;花必须有绿叶;树枝与树干、树根、土壤、土壤、地球、太阳与地球、银河系与太阳系九颗行星。

这样推下去的“不知其极”告诉我们:

人与世界上的一切都有内在的本质联系。

如果人类能够通过“早服知止”的方式“重积德”,重爱行善的奉献之德,那就是把人类潜在的联系变成实际的联系。

当人类的这些实际联系不断建立起来时,我们可以通过通达周围的事物来实现一个完整的我的联系。

这是用慈爱行善来建立“有国之母能长久”的密切联系;这是一种修行的境界。

这种建立联系的实践境界不是人们认为的艰难枯燥的过程。在建立联系的过程中,每一层的提升都会有每一层的享受和祝福。

但实践的目的是在奉献中享受生活,而不是痴迷于享受和祝福。

否则,如果我们在那个领域停滞甚至倒退,我们的意识水平就会下降,道德功夫的基础就不会坚实。

只有德行坚强,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长久甚至再次超越!

今天的分享先到这里。

明天,我们将继续第59章《治国重德》第3段《道德经-连载313》:与父母保持良好的关系可以修复所有关系的共享。

欢迎继续与《道德经》分享,明天再见。

更有趣的内容:

道德经与打坐~第01章:众妙之门|为什么要静坐道德经与打坐~第07章:超然物外|姿势要领1::虚灵顶劲道德经与打坐~第08章,以水喻|姿势要领2:垂幕正视道德经和冥想~第09章:物极必反|姿势要领3:卷舌藏喉道德经与打坐~第10章:修养玄德|身姿要领4:松腰竖脊道德经与打坐~第14章:道德恍惚|心法要领1:松道德经与冥想~第15章:道谦恭|心法要领2:圆道德经与打坐~第16章:虚静归根|心法要领3:展览道德经与打坐~第17章,我是自然|心法要领4:合道德经与打坐~第18章:失道走反|心法要领5:静

赞(0) 打赏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自行甄别,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wolfba@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大智网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olfba@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投稿&软文功效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微信扫一扫打赏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