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布裁员,4年亏损63亿,曾不可一世的华谊兄弟用什么来逆天改命?
近日,华谊宣布:精简宣发团队。
也就是说,华谊将精兵简政,准备裁员。
作为一家影视公司,宣传团队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华谊现在要在这个团队上动刀了。
这足以说明华谊现在已经到了最困难的时候,必须断腕求生。
在刚刚结束的第35届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上,于冬等大佬们与主创团队交织在一起,手拉手,热闹非凡。
但在今年的许多颁奖典礼上,几乎很难看到华谊王氏兄弟。
相比之下,人们忍不住叹了口气。
你知道,他们是许多颁奖典礼的客人。
曾经的王中军和王中磊,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病,是多么的风景和意气风发。
他们跺脚,可以让娱乐圈颤抖。
最美的时候,华谊兄弟在娱乐圈有大部分艺人。
双冰、黄晓明、邓超、徐静蕾、周迅、葛优等,哪个顶流不是他们公司的艺术家?
谁没看过华谊兄弟的电影?他们没有入侵审美?
许多顶流明星,在外人眼里,风景无限,但看到王中军和王中磊,也只能低头哈腰。
就连国内巨头腾讯马化腾、阿里马云、平安集团马明哲也赶紧与他们“结婚”。
正如王中军所说,他们只是“神一样的队友”。
当时,王中军要做的就是享受生活。
他拿了几千万出来修马场,买马匹。
不断搜索世界名画,从几百万到几亿不等。
而王中磊则忙于与女明星“应酬”。
王中磊的女儿曾狂妄地说:“帅哥都是我们的,哈哈哈..”
但谁也没想到,现在华谊王氏兄弟一步步跌落神坛,短短几年他们的命运就像过山车一样。
曾经的盟友一个个离开他们,明星们要么是自立门户,要么是找到了新的东家,还是混得很好。
现在王中军和王中磊负债累累,被追债,被裁员等,终于意识到了什么是“世态炎凉”。
王中军和王中磊是北京圈大院的真正子弟。
虽然两人相差10岁,但感情很好。
在公司中,两人分工明确,一人负责外部公关,另一人负责公司战略。
总之,弟弟王中军怎么玩,弟弟王中磊一定会跟着。
20世纪80年代,王中军不做好材料出版社编辑,不得不下海。
下海失败后,他直接成了失业游民。
因此,在与妻子商量后,他一起去了美国学习和工作。
1994年,王中军完成学业,带着纽约州立大学大众传媒硕士学位回国。
和他一起回来的是在美国送外卖打零工赚的10万美元。
当王中军回到中国时,王中磊也经历了他哥哥最初的经历,从系统中辞职,开了一家公司,然后变成了黄色。
于是,两兄弟一商量,准备先做老本行:开广告公司。
华谊广告公司就是这样成立的,他们租房招人。
虽然创业10万美元不多。
但别忘了,作为大院子弟,他们还有一个创业的有利条件:资源和人脉。
因此,公司成立后不久,就有机会与中石化、中国银行、国家电力等大客户合作。
很快,他们在广告界就出名了。
王中军王中磊是时代的幸运儿,赶上了出国潮,王中军走了出去,不仅镀了一层金子,还拿回了风险投资。
之后,广告业兴起,两兄弟又进入了广告市场。
俗话说,猪站在风口就能飞。
此外,两兄弟不是猪,而是精英中的精英。
在广告业赚钱后,兄弟俩又把目光投向了影视市场。
因为有人告诉他们,这条线很赚钱。
1997年,冯小刚出现在演艺圈,并拍摄了中国第一部贺岁片《甲乙双方》。
王中磊在地铁上看到了甲乙双方的海报,觉得挺有创意的。
后来,他去看电影后,崇拜冯小刚的才华。
王中军王中磊决定把他拉过来,帮他们拍电影。
在金钱的攻势下,冯小刚很快离开了紫禁城影业,转投华谊怀抱。
“华谊铁三角”正式成立。
1998年,华谊兄弟开始在影视圈大展拳脚。
先是投钱拍了英达的电视剧《心理诊所》,后来又拿出钱给冯小刚拍了电影《没完没了》。
还获得了5000万票贩的《无休止》。
这两部剧的投资,都赚钱了。
这让华谊兄弟觉得冯小刚是他的财神,他们也认为拍电影真的很赚钱。
因此,他们趁热打铁,不断投资拍电影。
在那些年里,他们拍摄了《手机》、《天下无贼》、《大腕》、《天地英雄》等电影。
其中《大腕》票房4300万,《手机》票房5600万,《天下无贼》票房1.2亿,《夜宴》票房1.3亿,《集结号》票房2.6亿,《非诚勿扰》票房3.25亿,唐山大地震票房6.65亿,《非诚勿扰2》票房4.2亿。…
冯小刚当导演搞创作,很了解观众。
而王中军懂运营,是资本运营的高手。
在最缺钱的时候,他们拉来了太合控股的王伟,以华谊45%的股份,拿到了2500万。
后来,为了牢牢掌握控股权,王中军拿出7500万元买回了太合手中的全部股份。
相反,tom集团购买了华谊27%的股权。
正是王中军在几个关键时刻的出色资本运作,使华谊兄弟后来取得了辉煌。
但是,一般淹死的都是水。
华谊于2009年上市。
冯小刚、张纪中、黄晓明等明星大量购买股票。
上市当天,股价上涨147.8%。
冯小刚盯着大屏幕上飙升的股价,慷慨激昂地说:“我一定会在这家公司工作到底。”
但永恒的道理是,为了钱而聚,总有一天会因为钱而离开。
这次上市,华谊兄弟让很多以黄晓明为首的明星股东赚了不少钱,甚至挤进了亿万富翁的行列。
但这也无形中加速了娱乐圈的资本化。
华谊兄弟上市后,要资源有资源,要钱有钱,在影视界颇有意义。
因此,王中军和王中磊的荷包变得越来越鼓。
当时他们在影视圈的地位绝对是大佬级别。
很多明星都想和他们签约。华谊最美的时候,他们手里拿着几百个艺人的合同。
顶流明星、当红小生、小花、实力派演员等,许多人纷纷奔赴他们。
比如当年最火的“四旦双冰”,就是华谊收入的。
华谊提出了“四旦双冰”的概念,不得不说华谊很擅长营销。
但是有利益的地方难免会有争议。
当时,华谊艺人抢资源的消息层出不穷。
但是,只要有绯闻,明星就会有热度和流量。
于是,明星们炒作,搞各种营销,八卦满天飞。
也是从那时起,炒作的氛围慢慢形成。
为了取悦老板,很多女明星都有王中磊和女明星的各种著名场景。
有这样的
比如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霍思燕是最接近王中磊的人。
假如说王中磊和其他女明星只是逢场作戏,那么与霍思燕的关系就耐人寻味了。
与华谊签约后不久,霍思燕就受到了力捧。
他们经常一起参加各种活动和晚宴。
那一年,霍思燕无论名气还是咖位,都算不上一线,但在华谊合影中,直接站在C位。
与王中磊相比,金钱给王中军带来的幸福更直接。
豪宅、名画、马场…这些都是王中军快乐的源泉。
在这些爱好中,他非常慷慨,可以说是花了很多钱。
据说他的家看起来像博物馆。
他的花园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种植着各种珍贵的花草树木。
此外,他热爱收藏,还从世界各地搜索古董。
因为收藏太多,干脆弄了个美术馆。
2005年,王中军花418万买下了陈逸飞的画《娟娟》,让他心情很好,还直呼“捡便宜”。
你知道,当时北京的房价只有几千元。
人家随便画一幅,就是北京市中心的几套房啊。
王中军曾感慨地说:“花钱,让我的生活更舒适。”
一般来说,有钱真好。
2015年,当华谊市值超过900亿时,王中军更加慷慨,他的许多藏品都是在那两年买下的。
梵高的真迹《雏菊与罂粟》3.77亿元,毕加索的真迹《盘发髻女子坐像》2.01亿元,曾巩唯一的传世真迹《局事帖》2.07亿元…
为了维持奢侈的生活,他不断卖出股票套现。
最疯狂的时候,他在3个月左右套现了5亿多。
这种行为,让他饱受诟病。
但王中军怎么也想不到,他买的这些藏品,几年后就忍痛割爱了。
华谊虽然表面风光,但也隐藏着不小的危机。
华谊的困境一直存在,比如过度依赖人,比如过度依赖冯小刚,“大导演” “广告”的商业模式过于单一。
当然,王中军和王中磊也很清楚这一点。
要知道,当年王京花离开华谊,带走了大批艺人,几乎掏空了华谊。
一直喊不会离开华谊的冯小刚,也打算自立门户,还成立了东阳美拉。
为了让冯小刚改变主意,华谊只能赌博,花10亿元买他的空壳公司。
后来,冯小刚输了。
赔偿金额约2.3亿元,也就是说,赔钱后,他还躺着赚了8多亿元。
不得不说,资本真的很疯狂。
2014年,华谊曾提出“去电影单一化”。
他们试图培养新一代导演,以减少对冯小刚的依赖。
此外,实景娱乐也在发展,希望丰富华谊的业务。
但遗憾的是,失败了。
虽然当时华谊的生意还不错,但光媒、博纳影视等后来者居上。
华谊电影的发行份额也一度降低到2%。
华谊的财务报告显示,2016年业绩下滑。
今年,华谊上映了10部电影,总票房只有31亿。
再来看看光线传媒,13部电影票房高达64亿。
相比之下,华谊输得连光媒的车尾灯都看不见。
此外,华谊市值一路下跌,初显败相。
2018年,《芳华》上映热度居高不下。
在酒桌上喝了两杯酒后,冯小刚拍了拍胸脯说:华谊有我。
就在华谊摩拳擦掌,想打翻身仗的时候,冯小刚和冰冰都陷入了“阴阳合同”事件。
华谊被查账,一度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
华谊还没出手,就被打傻了。
今年,华谊市值大动荡,由盈转亏,亏损9.09亿元,活力大伤。
2019年,房漏偏逢连夜雨,冯小刚也失败了,票房接连失败,一部电影《只有云知道》上映四天后才磨磨唧唧达到一亿。
这个巨大的差距,让冯小刚不禁想起了当年的意气风发和豪情。
感慨“英雄老了”,
在解释“心还热”的同时。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冯小刚虽然心不如死灰,但心中的火已经灭得差不多了。
华谊今年继续亏损4.41亿元,因为电影市场的连续失利。
连一直睡到自然醒来,不到下午不到公司办公的王中军都很着急,回到了一线指挥工作。
但冰冻三尺不是一天之寒,当时王中军的出手,并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2020年,《八百》票房达到31亿。
虽然票房不错,但王中军和王中磊并不高兴。
由于当时疫情等原因,资金链严重断裂。
一部电影的票房并不能扭转公司继续亏损的局面。
今年,华谊兄弟亏损10.48亿元。
华谊的市值只有100多亿。
从2018年到2021年,华谊兄弟三年累计亏损超过63亿元。
2021年,由于王中军和王中磊不断融资套现,一度被骂为“典型的股市坏人”。
近年来,华谊兄弟旗下的艺人纷纷离开。
羽翼丰满后,黄晓明、李冰冰、周迅、陈坤等明星纷纷自立门户。
其他明星也找到了新的资本。
天下熙熙攘攘是为了利来,天下熙熙攘攘是为了利往。所谓树倒猴散,就是这么说的。
王中军从2019年开始销售藏品,让公司度过寒冬。
他一开始是怎么买这些藏品的,现在又怎么卖呢?
此外,王中军还开始出售房地产。
“为了公司的安全,我什么都可以卖,没什么丢人的。”
然而,华谊的洞越来越大。
面对银行追债,他忍不住心寒。
他也无数次问自己:今天怎么能混到这样的地步?
不管王中军怎么想,华谊带领大陆电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在《华谊人员调整通知》中,对被裁员的员工写了这样一句话:
“过去最困难的时候是最好的时候……曾经的火不灭,热情不减,我们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愿望是美好的,但华谊活了什么?
华谊兄弟的未来并不乐观!

宣布裁员,4年亏损63亿,曾不可一世的华谊兄弟用什么来逆天改命?
近日,华谊宣布:精简宣发团队。
也就是说,华谊将精兵简政,准备裁员。
作为一家影视公司,宣传团队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华谊现在要在这个团队上动刀了。
这足以说明华谊现在已经到了最困难的时候,必须断腕求生。
在刚刚结束的第35届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上,于冬等大佬们与主创团队交织在一起,手拉手,热闹非凡。
但在今年的许多颁奖典礼上,几乎很难看到华谊王氏兄弟。
相比之下,人们忍不住叹了口气。
你知道,他们是许多颁奖典礼的客人。
曾经的王中军和王中磊,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病,是多么的风景和意气风发。
他们跺脚,可以让娱乐圈颤抖。
最美的时候,华谊兄弟在娱乐圈有大部分艺人。
双冰、黄晓明、邓超、徐静蕾、周迅、葛优等,哪个顶流不是他们公司的艺术家?
谁没看过华谊兄弟的电影?他们没有入侵审美?
许多顶流明星,在外人眼里,风景无限,但看到王中军和王中磊,也只能低头哈腰。
就连国内巨头腾讯马化腾、阿里马云、平安集团马明哲也赶紧与他们“结婚”。
正如王中军所说,他们只是“神一样的队友”。
当时,王中军要做的就是享受生活。
他拿了几千万出来修马场,买马匹。
不断搜索世界名画,从几百万到几亿不等。
而王中磊则忙于与女明星“应酬”。
王中磊的女儿曾狂妄地说:“帅哥都是我们的,哈哈哈..”
但谁也没想到,现在华谊王氏兄弟一步步跌落神坛,短短几年他们的命运就像过山车一样。
曾经的盟友一个个离开他们,明星们要么是自立门户,要么是找到了新的东家,还是混得很好。
现在王中军和王中磊负债累累,被追债,被裁员等,终于意识到了什么是“世态炎凉”。
王中军和王中磊是北京圈大院的真正子弟。
虽然两人相差10岁,但感情很好。
在公司中,两人分工明确,一人负责外部公关,另一人负责公司战略。
总之,弟弟王中军怎么玩,弟弟王中磊一定会跟着。
20世纪80年代,王中军不做好材料出版社编辑,不得不下海。
下海失败后,他直接成了失业游民。
因此,在与妻子商量后,他一起去了美国学习和工作。
1994年,王中军完成学业,带着纽约州立大学大众传媒硕士学位回国。
和他一起回来的是在美国送外卖打零工赚的10万美元。
当王中军回到中国时,王中磊也经历了他哥哥最初的经历,从系统中辞职,开了一家公司,然后变成了黄色。
于是,两兄弟一商量,准备先做老本行:开广告公司。
华谊广告公司就是这样成立的,他们租房招人。
虽然创业10万美元不多。
但别忘了,作为大院子弟,他们还有一个创业的有利条件:资源和人脉。
因此,公司成立后不久,就有机会与中石化、中国银行、国家电力等大客户合作。
很快,他们在广告界就出名了。
王中军王中磊是时代的幸运儿,赶上了出国潮,王中军走了出去,不仅镀了一层金子,还拿回了风险投资。
之后,广告业兴起,两兄弟又进入了广告市场。
俗话说,猪站在风口就能飞。
此外,两兄弟不是猪,而是精英中的精英。
在广告业赚钱后,兄弟俩又把目光投向了影视市场。
因为有人告诉他们,这条线很赚钱。
1997年,冯小刚出现在演艺圈,并拍摄了中国第一部贺岁片《甲乙双方》。
王中磊在地铁上看到了甲乙双方的海报,觉得挺有创意的。
后来,他去看电影后,崇拜冯小刚的才华。
王中军王中磊决定把他拉过来,帮他们拍电影。
在金钱的攻势下,冯小刚很快离开了紫禁城影业,转投华谊怀抱。
“华谊铁三角”正式成立。
1998年,华谊兄弟开始在影视圈大展拳脚。
先是投钱拍了英达的电视剧《心理诊所》,后来又拿出钱给冯小刚拍了电影《没完没了》。
还获得了5000万票贩的《无休止》。
这两部剧的投资,都赚钱了。
这让华谊兄弟觉得冯小刚是他的财神,他们也认为拍电影真的很赚钱。
因此,他们趁热打铁,不断投资拍电影。
在那些年里,他们拍摄了《手机》、《天下无贼》、《大腕》、《天地英雄》等电影。
其中《大腕》票房4300万,《手机》票房5600万,《天下无贼》票房1.2亿,《夜宴》票房1.3亿,《集结号》票房2.6亿,《非诚勿扰》票房3.25亿,唐山大地震票房6.65亿,《非诚勿扰2》票房4.2亿。…
冯小刚当导演搞创作,很了解观众。
而王中军懂运营,是资本运营的高手。
在最缺钱的时候,他们拉来了太合控股的王伟,以华谊45%的股份,拿到了2500万。
后来,为了牢牢掌握控股权,王中军拿出7500万元买回了太合手中的全部股份。
相反,tom集团购买了华谊27%的股权。
正是王中军在几个关键时刻的出色资本运作,使华谊兄弟后来取得了辉煌。
但是,一般淹死的都是水。
华谊于2009年上市。
冯小刚、张纪中、黄晓明等明星大量购买股票。
上市当天,股价上涨147.8%。
冯小刚盯着大屏幕上飙升的股价,慷慨激昂地说:“我一定会在这家公司工作到底。”
但永恒的道理是,为了钱而聚,总有一天会因为钱而离开。
这次上市,华谊兄弟让很多以黄晓明为首的明星股东赚了不少钱,甚至挤进了亿万富翁的行列。
但这也无形中加速了娱乐圈的资本化。
华谊兄弟上市后,要资源有资源,要钱有钱,在影视界颇有意义。
因此,王中军和王中磊的荷包变得越来越鼓。
当时他们在影视圈的地位绝对是大佬级别。
很多明星都想和他们签约。华谊最美的时候,他们手里拿着几百个艺人的合同。
顶流明星、当红小生、小花、实力派演员等,许多人纷纷奔赴他们。
比如当年最火的“四旦双冰”,就是华谊收入的。
华谊提出了“四旦双冰”的概念,不得不说华谊很擅长营销。
但是有利益的地方难免会有争议。
当时,华谊艺人抢资源的消息层出不穷。
但是,只要有绯闻,明星就会有热度和流量。
于是,明星们炒作,搞各种营销,八卦满天飞。
也是从那时起,炒作的氛围慢慢形成。
为了取悦老板,很多女明星都有王中磊和女明星的各种著名场景。
有这样的
比如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霍思燕是最接近王中磊的人。
假如说王中磊和其他女明星只是逢场作戏,那么与霍思燕的关系就耐人寻味了。
与华谊签约后不久,霍思燕就受到了力捧。
他们经常一起参加各种活动和晚宴。
那一年,霍思燕无论名气还是咖位,都算不上一线,但在华谊合影中,直接站在C位。
与王中磊相比,金钱给王中军带来的幸福更直接。
豪宅、名画、马场…这些都是王中军快乐的源泉。
在这些爱好中,他非常慷慨,可以说是花了很多钱。
据说他的家看起来像博物馆。
他的花园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种植着各种珍贵的花草树木。
此外,他热爱收藏,还从世界各地搜索古董。
因为收藏太多,干脆弄了个美术馆。
2005年,王中军花418万买下了陈逸飞的画《娟娟》,让他心情很好,还直呼“捡便宜”。
你知道,当时北京的房价只有几千元。
人家随便画一幅,就是北京市中心的几套房啊。
王中军曾感慨地说:“花钱,让我的生活更舒适。”
一般来说,有钱真好。
2015年,当华谊市值超过900亿时,王中军更加慷慨,他的许多藏品都是在那两年买下的。
梵高的真迹《雏菊与罂粟》3.77亿元,毕加索的真迹《盘发髻女子坐像》2.01亿元,曾巩唯一的传世真迹《局事帖》2.07亿元…
为了维持奢侈的生活,他不断卖出股票套现。
最疯狂的时候,他在3个月左右套现了5亿多。
这种行为,让他饱受诟病。
但王中军怎么也想不到,他买的这些藏品,几年后就忍痛割爱了。
华谊虽然表面风光,但也隐藏着不小的危机。
华谊的困境一直存在,比如过度依赖人,比如过度依赖冯小刚,“大导演” “广告”的商业模式过于单一。
当然,王中军和王中磊也很清楚这一点。
要知道,当年王京花离开华谊,带走了大批艺人,几乎掏空了华谊。
一直喊不会离开华谊的冯小刚,也打算自立门户,还成立了东阳美拉。
为了让冯小刚改变主意,华谊只能赌博,花10亿元买他的空壳公司。
后来,冯小刚输了。
赔偿金额约2.3亿元,也就是说,赔钱后,他还躺着赚了8多亿元。
不得不说,资本真的很疯狂。
2014年,华谊曾提出“去电影单一化”。
他们试图培养新一代导演,以减少对冯小刚的依赖。
此外,实景娱乐也在发展,希望丰富华谊的业务。
但遗憾的是,失败了。
虽然当时华谊的生意还不错,但光媒、博纳影视等后来者居上。
华谊电影的发行份额也一度降低到2%。
华谊的财务报告显示,2016年业绩下滑。
今年,华谊上映了10部电影,总票房只有31亿。
再来看看光线传媒,13部电影票房高达64亿。
相比之下,华谊输得连光媒的车尾灯都看不见。
此外,华谊市值一路下跌,初显败相。
2018年,《芳华》上映热度居高不下。
在酒桌上喝了两杯酒后,冯小刚拍了拍胸脯说:华谊有我。
就在华谊摩拳擦掌,想打翻身仗的时候,冯小刚和冰冰都陷入了“阴阳合同”事件。
华谊被查账,一度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
华谊还没出手,就被打傻了。
今年,华谊市值大动荡,由盈转亏,亏损9.09亿元,活力大伤。
2019年,房漏偏逢连夜雨,冯小刚也失败了,票房接连失败,一部电影《只有云知道》上映四天后才磨磨唧唧达到一亿。
这个巨大的差距,让冯小刚不禁想起了当年的意气风发和豪情。
感慨“英雄老了”,
在解释“心还热”的同时。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冯小刚虽然心不如死灰,但心中的火已经灭得差不多了。
华谊今年继续亏损4.41亿元,因为电影市场的连续失利。
连一直睡到自然醒来,不到下午不到公司办公的王中军都很着急,回到了一线指挥工作。
但冰冻三尺不是一天之寒,当时王中军的出手,并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2020年,《八百》票房达到31亿。
虽然票房不错,但王中军和王中磊并不高兴。
由于当时疫情等原因,资金链严重断裂。
一部电影的票房并不能扭转公司继续亏损的局面。
今年,华谊兄弟亏损10.48亿元。
华谊的市值只有100多亿。
从2018年到2021年,华谊兄弟三年累计亏损超过63亿元。
2021年,由于王中军和王中磊不断融资套现,一度被骂为“典型的股市坏人”。
近年来,华谊兄弟旗下的艺人纷纷离开。
羽翼丰满后,黄晓明、李冰冰、周迅、陈坤等明星纷纷自立门户。
其他明星也找到了新的资本。
天下熙熙攘攘是为了利来,天下熙熙攘攘是为了利往。所谓树倒猴散,就是这么说的。
王中军从2019年开始销售藏品,让公司度过寒冬。
他一开始是怎么买这些藏品的,现在又怎么卖呢?
此外,王中军还开始出售房地产。
“为了公司的安全,我什么都可以卖,没什么丢人的。”
然而,华谊的洞越来越大。
面对银行追债,他忍不住心寒。
他也无数次问自己:今天怎么能混到这样的地步?
不管王中军怎么想,华谊带领大陆电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在《华谊人员调整通知》中,对被裁员的员工写了这样一句话:
“过去最困难的时候是最好的时候……曾经的火不灭,热情不减,我们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愿望是美好的,但华谊活了什么?
华谊兄弟的未来并不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