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网汇
综合信息情报站

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张宇燕:为什么英国的工业革命值得我们重新认知

张宇燕:为什么英国的工业革命值得重新认识?

回顾历史也是一个重要的角度,讨论技术进步、对外开放和创新。古希腊历史学家、雅典将军修昔底德的历史观发人深省:虽然历史是过去,但它对未来有意义,因为人性不会改变。据说钱穆先生也主张在现实中发现问题,在历史上寻找答案。基于此,我先简单回顾一下英国工业革命,它从某种意义上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然后尝试做一些“现代”的延伸。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英国的“工业革命”

一般认为,“工业革命”是在1760-1850年的90年间,由技术创新和进步推动的一个深远的历史事件。然而,学者们对此仍有很大的争议。牛津大学经济史教授罗伯特艾伦得出结论:所谓的“工业革命”根本不是历史事件,它与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基本没有直接关系。说到革命,大多数人认为这应该是一个突然的、戏剧性的、意想不到的历史事件。然而,“工业革命”发生在近一个世纪,因此很难称之为“革命”。美国历史学会前会长乔伊斯阿普尔比在她的作品《无限革命:资本主义历史》一书中说,历史学界有一句流行的说法,教授告诉他们,工业革命实际上是空的,只是针对优秀的学生。这似乎担心不那么优秀的学生无法承受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

一般认为,“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英国瓦特改进了蒸汽机,因此人们将“工业革命”等同于技术革命。事实上,伽利略和其他人早在100多年前就提出了这台机器的生产原理。经过不断的尝试,惠更斯在1672年制造了一台蒸汽机。后来蒸汽机不断改进,最终瓦特将各种积累的进步合成了改进机。瓦特蒸汽机的意义在于商业可行性,现成了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理念。

艾伦学者认为,所谓工业革命的真正原因是英国独特的工资结构或价格结构,这是现代经济早期演变的结果。当时英国瓦特蒸汽机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劳动力价格迅速上涨。1750年,英国的劳动力价格是法国和意大利的1.7倍。英国工人的工资迅速上涨,这使得用机器代替劳动力变得有利可图,因此瓦特改进了蒸汽机来代替工人。第二,当时蒸汽机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英国恰好是煤炭的富集国和生产国,煤炭价格比欧洲大陆便宜很多。结合这两个条件,罗伯特艾伦认为这是工业革命的真正原因,与技术进步和科学创新关系不大。

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张宇燕:为什么英国的工业革命值得我们重新认知

说到这里,自然会有一个问题需要问:为什么当时英国的劳动工资比其他国家高很多?这也是一个大问题,涉及经济增长与人口变化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英国内战人口消费、海外殖民地扩张、国内市场规模扩张等因素。这里特别需要强调最后一点。一些经济史学家试图“工业革命”(industrialrevolution)将“工业进化”改为“工业进化”(industrialevolution)同时,也有人主张使用“勤奋革命”(industriousrevolution)取而代之。加州伯克利大学的一位经济史教授专注于当时家庭的内部分工。他发现,家庭的生产结构和资源配置,主要是劳动时间的配置,在此期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庭成员开始细化分工,有些人专门生产能够在市场上交换的产品。另一方面,这一过程也扩大了他们在市场上的需求。从“勤奋革命”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努力工作,细化家庭内部分工,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市场需求的增加和市场规模的扩大。因此,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它导致了一场“消费革命”,最终展示了所谓的“工业革命”或“工业进化”的历史进程。与此同时,英国对海外殖民地的贸易和掠夺也极大地支持了国内市场的消费和经济增长。

启示今天中国的创新和发展

回顾英国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我们一般可以得到四点启示。

首先,工资、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变化将对技术进步带动的长期增长产生深远甚至决定性的影响。今天的世界,尤其是中国,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在此基础上,我对中国的长期增长形成了乐观的看法,即中国工资水平的上升必然会成为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的直接和巨大推动作用。

第二,对技术创新或技术进步的理解需要思维转变。思维转换有时很简单,但很重要。伽利略在与他人争论日心还是地心时,提出了一个明显但颠覆性的问题:既然太阳可以从东方升起,为什么地球不能自己转动呢?思维转变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看待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可以是科技突破、发明和原创,但也可以是现有技术发明的重组和完善。在特定的历史环境条件下,后者往往更为重要。

第三,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大非常重要,尤其是需求的扩大。在我看来,对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功实践的解释大多来自供给和海外需求。毫无疑问,这样做是有道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应低估国内需求的作用,特别是长期抑制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如果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英国的“工业革命”做一个极其简单的类比,就不难发现中国的“消费革命”或“需求革命”对改革开放成就的基本意义。这正是我和我的学生研究了近两年的话题。

第四,外部市场非常重要。当时英国追求殖民扩张主义,本质上与当今中国对外开放或顺应全球化大势有根本区别。从开放的实际效果来看,企业要面对世界走向全球,两者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当时英国纺织业面临的“国际”压力主要来自印度棉纺织业的激烈竞争。应该说,后者是迫使英国企业用家用机器代替劳动力,专注于纺织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外开放的直接后果是因素相对价格变化迅速,导致技术等因素的重组。当新因素重组导致资源配置优化时,就会出现长期增长甚至加速。

赞(0) 打赏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自行甄别,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wolfba@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大智网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olfba@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投稿&软文功效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微信扫一扫打赏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