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聚德股价大幅上涨后,被停牌核查 此前宣布跨境白酒
全聚德试水酱酒业务盈利能力下降。
李晓娜罗晓凡,中国科技投资
近日,全聚德(002186.SZ)公告称,由于公司近期股价波动较大,公司将于1月3日停牌,核实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与股价飙升相比,全聚德的表现并不乐观。今年前三季度,全聚德收入约5.64亿元,同比下降2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7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62.08%。此外,经营现金流净流出接近1亿元,同比暴跌310.34%。
股价染酱涨停
1月2日晚,全聚德宣布,2022年12月29日和12月30日,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幅偏差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为维护投资者利益,公司将对股票交易异常波动进行核实,公司股票自2023年1月3日开市以来停牌,核实公告披露后恢复交易。
自2022年12月下半年以来,全聚德股价暴涨110%,市值也从38亿元飙升至70亿元。截至去年12月30日,全聚德股价报22.83元/股,创2017年4月以来最高。
从消息来看,全聚德这次在股市受到追捧,或与其“染酱”有关。
2022年12月中旬,全聚德天猫旗舰店推出了53度500毫升酱香型白酒“全聚德1864”和53度500毫升酱香型白酒“全聚德传奇”两款新白酒产品。
记者注意到,目前旗舰店相关产品的月销量仅为300左右。全聚德还在变更公告中表示,两款酱香型白酒刚刚上市销售,业务收入相对较小,未来是否能给公司带来良好的业绩回报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款酱香型白酒实际上是全聚德的OEM产品。真正的制造商是贵州宋窖酒业有限公司,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12月26日,全聚德回应投资者提出的问题,称该公司没有收购酱酒制造商的计划。

全聚德如何控制OEM生产的OEM白酒的质量?关于酱酒事业的未来布局,记者致函全聚德,截至出版,公司未回应。
盈利能力下降
全聚德的主营业务是餐饮服务和食品加工销售。除了“全聚德”,还有“仿餐”、“丰泽园”、“四川酒店”等品牌,餐饮业为公司贡献了70%以上的收入。
根据全聚德最近发布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该公司提示了几个主要风险,包括业务业绩下降和餐饮恢复低于预期的风险。
疫情对餐饮和旅游的影响直接体现在全聚德的表现上。2020年至2021年,全聚德收入分别为7.83亿元和9.4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2亿元和-1.57亿元。同时,2020年也是全聚德上市14年来首次亏损,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86.77%,前三年总利润下降。
全聚德在公告中提到,由于疫情反复对公司经营造成巨大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将有持续下滑的风险。全聚德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放松,公司各店纷纷恢复餐饮业务,但由于客流不足,餐饮业务恢复不如预期。此前,截至2022年6月底,全聚德直营店已停业32家,平均停业天数为51天。
数据显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5.64亿元,同比下降2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7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62.08%。此外,经营现金流净流出接近1亿元,同比暴跌310.34%。
然而,相比之下,今年前三季度,西安餐饮和同庆楼的收入分别为-1.16%和11.23%,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分别为-38.87%和10.41%,远好于全聚德。
从延长时间周期来看,全聚德的收入分别为19.44亿、19.02亿、18.46亿、18.53亿、18.47亿、18.6亿、17.8亿、15.66亿;净利润分别为1.66亿、1.22亿、1.38亿、1.43亿、1.50亿、1.36亿、0.89亿和0.45亿。数据显示,全聚德收入连续七年停滞不前,利润水平持续下降。
*数据来源于财务报告
从这个角度来看,全聚德盈利能力的下降不仅仅是疫情造成的。早在疫情爆发前,全聚德就出现了接待人数持续下降的尴尬局面,接待人数的下降将直接影响餐饮收入的表现。2011-2016年,全聚德年平均接待人数保持在740万左右,但2018-2019年连续两年下降,2019年不足660万。此后,全聚德不再在财务报告中披露接待人数。
除了跨境酱酒,全聚德近几年多次强调企业转型创新布局,如试水外卖系统、推广小店模式等。但到目前为止,上述尝试还没有取得明显的业绩提升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