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顺县检察院国家烈士纪念日向烈士献花
来源|长顺县人民检察院长顺县人民检察院
烈士纪念日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2020年9月30日是第七个国家烈士纪念日。长顺县人民检察院民警来到长顺县烈士陵园,缅怀为人民解放和人民幸福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
墓地周围是松树和柏树,青山庄严。上午9点,随着广场上空的“志愿者进行曲”,所有的警察都唱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突然,山川齐鸣。
国歌结束后,检察民警对为新中国革命献出生命的革命烈士表示哀悼。仪式结束后,检察民警手里拿着鲜花,慢慢绕过纪念碑,向革命烈士献花。
在这次活动中,检察民警表示,他们将继承烈士不怕牺牲、勇于奉献、勇于承担责任、不辜负使命的精神。

落叶开花飞凤,阳春三月“花城”的C位依然火红的木棉
在广州人对春天的记忆中,木棉的存在是不可替代的。木棉作为广州的城市花卉,不仅是广州花城花卉的外观水平,也是广州英雄城市的精神象征。它在广州市民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厚的感情。
每年阳历三月,广州的大街小巷都不难找到木棉的痕迹。曾经有一首诗:“广州好,人道木棉雄。落叶开花,飞凤凰,参天擎日舞龙。3月是春风”,赞美广州木棉。3月7日,南都记者走访了广州市区或大学的木棉观赏点,如中山纪念堂、烈士陵园、暨南大学等,记录了岭南专属的“春季限制”。
广州街头的木棉。
“木棉王”展现了春天的美丽
当天下午,中山纪念馆公园的游客如云。他们中的一些人拿着长枪和短枪,寻找最好的角度,认真创造;有些人拿着手机,在木棉树的背景下留下了一张“打卡照片”;一些绘画爱好者在角落里静静地素描;一些老师等着花掉下来,准备捡起来晒干汤。毫无疑问,木棉花,无论花开花落,都是引人注目的,受欢迎的。
据了解,中山纪念馆共有29株木棉,基本对称分布,各有不同的经历和故事。其中,位于公园东北角的“木棉王”是最古老、最著名的,2022年最新种植的6株“小”木棉是最年轻的。
中山纪念堂公园及周边木棉。最左边的一个是“木棉王”。(饶淼森摄)
据史料记载,“木棉王”种植于1669年左右,树高约27米,胸围约6米,平均冠幅约33米。它不仅是广州著名的古树之一,也是2018年全国组织的“中国最美古树”选拔活动。这棵具有特殊意义的木棉树,见证了广州历史,获得了“中国最美木棉”称号。
2021年,这种木棉还被选为云南昆明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广州馆的内容,作为古树名木抢救复壮的代表。2022年,在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举办的“中国古树名木保护图片展”中,广州的“木棉王”和黄山迎客松作为古树文化价值的代表展出。
此外,木棉王周围是花园里木棉树冠覆盖最密集的区域。每到木棉盛开的季节,“几棵树半天红”就是这个区域最生动的表达。在古老而充满活力的“木棉王”树枝上,红色覆盖着蓝天的花朵,意味着古老和新的生命,让人们不禁叹息生命的伟大。
位于中山纪念馆主楼周围的几棵木棉,在蓝瓦、黄墙、隔窗、飘檐、洒落的阳光和偶尔驻足的鸟儿的映衬下,如何拍摄都是“抢镜”和“出圈”。其中,最靠近主建筑的木棉胸围约3米,树龄59岁,是古树的后续资源之一,由于其独特的低树枝形状,古建筑元素互补,互补,是最受摄影爱好者青睐的拍摄点,不仅如此,中山纪念馆每年第一朵木棉来自木棉树,值得“春天”,今年2月10日开第一朵花。
从岭南历史的见证者到英雄风格的承载者
事实上,木棉作为华南地区的“原住民”,与岭南有着深厚的渊源。据东晋葛红撰写的《西京杂记》记载,“汉积草池有珊瑚树,高一丈二尺,一木三柯,上面有462棵。它是南越王赵佗献出的。它被称为烽火树。到了晚上,场景常常燃烧。”其中,“烽火树”被认为是木棉树。
唐代,越秀山麓也广泛种植木棉树,因此越秀山的木棉自古以来就享有盛誉。唐代,李商隐曾写过一首诗:“今天,木棉温暖,鹧鸪飞。”
目前,越秀山木棉树不仅数量达到143棵,还有9棵古木棉,最大的是2个百步梯,1个古楚庭牌坊,都是174岁的古木棉,最小的是144岁,位于100步梯上。镇海楼对面还有一棵154岁的古木棉。
镇海楼前的木棉树。(通讯员图)
清末以来,广东作为现代民主革命的源泉,革命潮流层出不穷。大量仁人志士献出生命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木棉花以其红色的花朵激发了人们对英雄的联想和追忆。所以木棉又加了一个美誉:英雄花。新中国成立后,木棉象征英雄和烈士的观念更为普遍。1954年,为纪念广州起义烈士,广州修建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规划决定在烈士纪念碑周围种植茂密的森林和木棉树。英雄树下奠定英雄,缅怀先烈,向英雄致敬。
当我来到烈士陵园的正门时,从远处看,一棵几乎高于烈士纪念碑的木棉树上挂满了盛开的木棉。走近纪念碑,我看到树上的红色和直接插入天空的烈士手中的钢枪相互反射,仿佛是烈士革命热情的精彩化身。木棉盛开,歌颂了数千名革命烈士的英雄精神。
盛开的木棉和烈士纪念碑相得益彰。
此外,广州起义领导人雕像纪念广场的木棉树也开出了春天的花朵。木棉花蕾落在烈士的雕像上,鲜红的花瓣衬托出米色的雕像,告诉后代烈士纯洁的革命感受,流淌着为革命事业做出贡献的热血。
烈士陵园旁边的陵园西路是广州一个受欢迎的木棉打卡点。在这条南北只有几百米的小路上,种了几十株木棉。花开的时候,陵园西路似乎装饰着红色的窗帘,非常壮观。一位路过的老人说,木棉满路都是,象征着革命先烈用鲜血和勇气为后人铺就了今天的康庄大道。
陵园西路一景。
可以入药,可以煲汤,木棉也是广州市民的宝贝
对于校园里的学生来说,木棉花点缀着他们的学习之路。临近晚上,是暨南大学学生白天完成课程,三三两两地去食堂或宿舍的时候了。当许多人经过主教学楼前、图书馆广场和校医室小广场前的木棉树时,他们拿出手机记录盛开的花朵。
暨南大学校园里的木棉。
“我对它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去教学楼上课,一朵特别大的木棉从上面掉了下来,正好落在我面前。”一位姓王的同学告诉南都记者,木棉的花语是“珍惜身边的人和眼前的幸福”。“我觉得它落在我面前是一种‘眼前的幸福’。从那以后我就记得了。”
另一位姓马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现在看着即将进入毕业季的大四学生,我突然意识到我即将进入大学的最后一年。对于未来,有困惑和焦虑,但也有愿景和渴望。感情不能寄,只有木棉,珍惜现有的过去,珍惜现在,珍惜未来,愿意爱生活和梦想永远像木棉一样温暖芬芳。”
事实上,木棉不仅寄托了人们的情感,也被广州市民发现了它们在生活中的奇妙用途。在暨南大学校园里,许多“师奶”正在捡起从地上掉下来的新鲜花。“我捡起木棉花,洗干净,然后晒干。市民严女士说,干木棉可以用来煮汤、粥、凉茶,在岭南湿热季节可以祛湿、清热解毒。“木棉不仅漂亮,而且是宝。过去,我们的长辈也用木棉做棉衣、被子和枕垫。严女士说。
木棉赏花策略:
自2015年花景建设规划实施以来,广州丰富并提升了30多个木棉赏花点。其中,城市道路木棉赏花点包括:
烈士路、陵园西路、沿江西路、中山四路、临江大道、江南大道、番禺大道、汉溪大道、迎宾大道、黄埔涌入科云立交段。
城市公园景区、高校、单位等公共区域的木棉赏花点有:
海珠广场、农业研讨会、中山纪念馆、东山湖公园、英雄广场、越秀公园、烈士公园、荔湾湖公园、海珠展览公园、小港公园、华南师范大学天河校区、白云山、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陈花园、外语学院、白云机场、番禺沙湾镇、黄埔中山公园、广州南站、从化木棉村、黄埔儿童公园。
南都广州新闻部生产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陈卓睿实习生李涵颖金伊朗林亦青
通讯员:刘慧鹏吴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