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津冀协调发展不断向高水平迈进
视频加载中…
央视新闻(新闻联播):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紧紧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牛鼻子”,紧密协调联动,扎实有效地推进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京津冀协调发展不断走向更高水平。
加快京津冀重大项目协调发展。在北京市副中心,北京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副中心三大文化建设等重点项目标准高质量推进;雄新区建设全面加快,启动区“三横四纵”骨干路网具备通车条件;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等三家央企总部启动建设,首批高校和医院基本确定选址。

产业协调,优势互补。京津冀共同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学、汽车等优势产业,共同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截至目前,京冀曹妃甸协调发展示范区已签约北京465个项目,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新注册企业4000多家。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9500多家,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2100亿元。
经济发展,交通第一。目前,北京已形成航空“双枢纽”模式,“京津冀轨道”不断巩固,京张高速铁路、京唐城际、京滨城际开通运营,京雄城际铁路全线运营,初步实现京津雄核心半小时,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
造福民生的公共服务。京津冀地区成立了15个跨区域特色职业教育集团,三地成立了22个高校发展联盟。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项目约50个,京津冀4800多家指定医疗机构实现跨省住院费用直接结算,5500多家指定医疗机构实现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几天前,由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和保定市第二医院联合建设的保定市第二医院口腔医院正式投入运营。
提高服务效率,优化商业环境。目前,三个地方已签署了京津冀商业环境综合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和商业体系、监督执法、政府服务五个关键领域合作框架协议,155个高频政府服务实现“跨省”、社会管理、司法行政等领域签署了90多项合作协议,加快建设互补优势、充满活力的区域经济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