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网汇
综合信息情报站

一次针灸一般多少针啊-学习针灸都应该了解的“针灸八法”及常见病针灸疗法

学习针灸应了解“针灸八法”和常见病针灸疗法

针灸“八法”是指“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的八种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处方治疗。笔者认为,这种“八法”也适用于针灸的临床应用,可以提高疗效。

【汗法】

1.1发散风寒取大椎、风池、合谷,采用平补平泻的方法,后溪采用烧山火的方法,使其发热发汗。主治风寒、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脉浮紧的表寒证,使其发散解表,汗出热退。

1.2清透表热取肺俞,大椎平补平泻。大椎针刺后,用一次性七星针刺拔罐或少商点刺出血。合谷采用凉爽的方法清除和宣布热量。主要治疗风热外感或肺热内阻。症状为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咳嗽、痰稠困难、舌红苔黄、脉浮数或数。

呕吐、腹泻或失血后不能使用汗法。如有必要使用汗法,可先针太溪、阴谷养阴,足三里、气海矫正,再进行汗法,以驱邪而不伤正。

【吐法】

吐痰:用左手食指按压天突穴。当患者呕吐时,快速刺伤天突穴,刺激内部反射,使其呕吐,或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按压天突穴左右。当患者呕吐时,快速刺伤天突穴左侧诱导呕吐;

如果你不能用这两种方法呕吐,你可以用鸡羽轻轻地搅拌咽部,帮助它呕吐。呕吐方法容易损害健康的气体,患者心理难以接受。因此,在使用呕吐方法之前,应做好说服工作,以获得患者的信任。年老体弱、怀孕、失血、气虚者应谨慎使用。

【下法】

3.1清肠导滞取天枢、足三里、中湾、小肠俞腹泻,导致滞通便。主要用于治疗湿热阻滞、腹痛急后重、痢疾红白粘液湿热阻滞。

3.2健脾消导取上湾、中湾、脾俞平腹泻。主要治疗上腹胀痛、暖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无腐臭,呕吐后疼痛减轻,不思考饮食,大便不舒服,苔藓厚腻,脉滑食物停滞证。健脾助运,消积化滞。取其通用原因。

3.3泻热通便取天枢、大肠俞、足三里、太冲泻法。针感向下传导。主要治疗胃肠积热、腹痛拒压、大便秘结等疾病。

3.4温下寒实小肠俞、大肠俞、天枢、关元。先灸后针或采用温针灸法,采用泻法,适用于寒秘证,使其寒实温通而下。

3.5补虚通便取中湾、天枢、气海(艾灸)、关元(灸)、大肠俞、小肠俞,行针两次,先用补法,再用泻法,气海、关元交替使用,适用于老年人津枯肠燥便秘,以补虚通便。下一步,如遇大出血、妊娠、表邪未解者慎用。

【和法】

4.1疏肝理气取期门、肝俞、膈俞、太冲、羊肉中用平补平泻。内关、阳陵泉留针20min,可治疗肝气郁结、胸胁胀痛;调和肝脾取肝俞、脾俞、行间、中湾用平补平泻,适用于肝脾不和、土虚木侮。

4.2和解少阳取内关、_阳池、大椎、丘墟采用平补平泻的方法,可治外感病,邪传少阳,寒热交往,胸痛,口苦咽干,头晕。如果是疟疾,可以在发作前2小时取间使、大椎、陶道,起到截疟的作用。

4.3调经血取血海、气海、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手法调和气血。主要治疗妇女月经不调。

温馨提示:表邪未解,或邪热传中,不能用和法。

【温法】

5.1温通经络上肢取大椎、肩骨、曲池、外关;下肢取环跳、阳陵泉、绝骨、昆仑,由上而下针刺,用温针补法,留针约20min,使其热感。适用于瘫痪、阳痿、风寒湿痹等证明。

5.2温中散寒取上湾、中湾、脾俞、胃俞、足三里。用温针灸,留针30分钟,产生热感。可用于中焦虚寒证,如寒邪直中、胃痛、消化不良等。

5.3温肾壮阳取命门、肾俞、上髂、关元用补法,针后艾灸,使腰部发热。可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酸软冷痛、脉沉细两尺无力的下元虚寒证。

【清法】

六、一清诸经之热

①清肺经热,取肺俞,少商(点刺出血)、腹泻法用于鱼际、少冲(点刺出血)。

②清脾经热,取脾俞,隐白(点刺出血)、太白,用泻法。

③清心经热,取心俞,少冲(点刺出血)、少府、大敦(点刺出血),采用泻法。

④清肾经热,取肾俞、涌泉、然谷、大敦、少冲(点刺出血)泻法。

⑤清肝经热,取肝俞、大敦、行间、太冲、少冲(点刺出血),用泻法。

6.2清热解毒取大椎、合谷、十宣(间隔点刺出血),用泻法留针20~30分钟,可用于各种疮痈肿毒,根据痈肿发于何经部位,加上清本经荥穴,多采用透天凉的方法。

6.3清热养阴取行间、鱼际、少府、然谷,多采用泻药法。此外,阴谷、尺泽、阴陵泉、少海、曲泉可治疗内热久郁、阴液不足的各种证据。

6.4清热开窍取中、百会、十宣(点刺出血),可使用中风窍闭、中暑昏迷、热极神晕、儿童惊厥、癫痫等证明。

【消法】

7.1活血祛瘀如急性腰扭伤,可取委中(点刺出血)、痛点阿是穴、挑刺法。如视网膜出血、青光眼、麦粒肿等。,可取角孙、风池、存竹用平补平泻法,留针约20min。

7.2消肿止痛,如跌打损伤、局部肿痛、上肢曲池、合谷、腹泻、下肢环跳、足三里、三阴交。局部红肿严重者,可局部围刺,使其轻微出血,促进血液循环,消肿。

7.3用平补平泻法消化积取中湾、足三里、脾俞、胃俞,多用于食积不化、饮食停滞。

7.4消坚散结

①将针在酒精灯烧红,直刺痰核中心及周围。

②腱鞘囊肿,取患处用三棱针点刺,挤出粘液。

③用毫针直刺中心行苍龙摆尾法,刺四周用提插法,刺合谷、气海、血海。

注:消坚散结法,消毒必须严格。

【补法】

8.1补气

①中气下沉引起的长期腹泻或脱肛,取中湾、关元、天枢、长强、足三里,用补法。

②子宫脱垂,取关元、维宫、维胞、百会,用补法。

③脾肾阳虚,腹痛温暖,五更腹泻,取中湾、关元、命门、脾俞,用补法。以上三种针灸都需要艾灸。

8.2补血取血海、肝俞、脾俞、膈俞、关元、心俞。补充体内血虚。

8.3培元固本

①真元亏损,肾气不足,取关元、肾俞、足三里、气海、羊肉用补法,针灸关元、气海、肾俞。

②阳痿、遗精属肾阴虚,可用肾俞、阴谷、三阴交补;肾阳虚者去阴谷加关元、气海、命门针后加灸。

针灸“八法”的使用也应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采用“四诊”,辨别八纲。因证立法,病单不杂,一法可单独使用;病情复杂的,两三法并用。

如程钟龄云:“在一种方法中,八种方法是准备好的;在八种方法中,百种方法是准备好的。虽然病变很多,但方法是一样的。”。苟能辨证准确,立法选穴得当,针灸采用“八法”,疗效高。

针灸治疗常见病的歌曲

治疗感冒病歌的公式

感冒风池补合谷,太阳大椎泻复滑,

鼻塞迎香上星加,尺泽咳嗽二商喉。

大椎和风池对外感风寒有很强的发散作用。补充谷泻可以出汗。鼻塞不通,额头疼痛可以加入香味和星星。咳嗽加尺泽。喉痛加少商、商阳(这就是二商),点刺出血。

治咳喘歌诀

治咳肺俞加中府,内关尺泽三里伍,

哮喘天突中刺,痰多丰隆,合谷。

肺俞和中府是肺的俞穴和募穴,内关是治疗胸部疾病的重要穴位。加尺泽,足三里,补土,生金清肺热。哮喘时,取上穴,加天突。如果痰多,可以刺丰隆,合谷。

治疗胃肠疾病的歌诀

胃肠道疾病俞募全,三里巨虚加内关,

腹泻分姜灸神阙,酸多公孙并行。

胃肠道疾病,如胃肠炎、消化不良、胃肠道神经官能症等,可采用“余配穴”治疗,一般可采用胃俞、中湾、大肠俞、天枢、小肠俞、关元,再配以足三里、上、下、内关。腹泻可以通过姜灸神阙穴。反酸可以加入公孙和行间。

治肿胀歌诀

肾俞膀胱俞肿胀,京门极不可漏,

三里地机多有用,三阴交穴并复滑。

肾脏是水,在二阴开窍。膀胱是津液之家,职业部门小便,脾主运水湿,脾肾阳虚肿胀。可以用肾膀胱的于募穴,脾经的三阴交和地机,也可以加足三里。

治疗儿童遗尿歌诀

遗尿神门并关元,三阴交穴及交端,

膀胱俞三里,调整习惯越不难。

膀胱经络俞募穴膀胱俞、中极、加关元、三阴交,再加神门、足三里、交端,治疗遗尿病效果较好,在治疗过程中,要求孩子调整习惯,白天注意不要过度疲劳,晚上尽量少喝水。

治疗妇女病歌的公式

妇科关元三阴交,肾俞血海要记住,

更年石门三里穴,回来太冲痛经消失,

经少气海并带脉,经多隐白大敦妙。

妇科疾病主要涉及冲脉、任脉、肝脾两个经络,可通过关元、三阴交、肾俞、血海治疗,如更年期疾病加石门、足三里,也可配合症状加一些其他穴位,如失眠加印堂、头晕加百会等。痛经针回来了,太冲了。月经不光滑,气海,脉搏,月经多白,大敦,点刺出血。如果是虚拟证据,艾灸可以是白色的。

治疗心神病歌诀

心神三里三阴交,神门关元合谷,

头痛太阳列缺好,失眠涌泉印堂要,

眩晕内庭百会刺,内关中湾呕吐消失,

心悸内关心俞,肾俞太冲可通调。

心主神,心神病可选择三里、三阴交,或神门、关元、合谷。头痛可以增加太阳和列缺。失眠加涌泉、印堂、眩晕加内庭、百会、恶心呕吐加中湾、内关。心悸加内关、太冲、心俞、肾俞,交通心肾,养血镇静。

治疗阳痿早泄的歌诀

阳痿早泄需要开导,然后刺三里三阴交,

命门曲骨太冲穴,关元肾俞加灸烤。

阳痿早泄患者往往与缺乏生理知识和沉重的意识形态负担有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应该询问情况,给予正确的解释和启发。夫妻暂时分居,容易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癫痫病的歌诀

风府少商加星,隐白申脉,大陵,

曲池颊车承浆穴,轻刺舌下重劳宫,

男刺会阴女玉门,常用的穴位是人。

这首歌的诀窍改编自唐代著名医生孙思邈治疗癫狂症十三鬼穴。歌中舌下即舌下中缝,位于金津和玉液之间。玉门穴位于大阴唇上方,用途较少。如果病情严重,可以一次使用十三个穴位。轻的可以选择五到七个穴位。每次交换使用,都要用泻法刺。此外,百会、间使、丰隆、太冲也是常用穴位,可以备用。

中风急救歌

劳宫涌泉紧接中风闭证针百会,

脱证内关灸关元,不要忘记分姜灸神阙,

闭脱可通用,闭症十宣可放血。

中风急救,首先要区分闭证和脱证,才能有针对性。无论是闭证还是脱证,都可以在申请人中使用,闭证可以在十分钟内释放血液。脱证千万不要用艾灸。《医学金鉴》说:“脱证是脾绝,眼闭是心肝,遗尿肾绝打鼾肺,闭证握紧牙关”,可供区分闭证和脱证时参考。

口眼歪斜歌诀

嘴眼歪斜合谷先,地仓存竹丝竹空,

百会颊车二白用,再取内庭和太冲。

口眼歪斜属于风邪中于经络,歌中穴位可尽快治疗。二白指阳白四白,初针患者患侧,长时间两侧均可使用。用葱汤熏洗患侧,避风避寒,避烟避酒,收效快。

治疗四肢疾歌公式

四肢病用局部穴,分取穴轮流医,

患侧病久健侧治,针刺阿是功效奇特,

下肢环跳三里,绝骨阳陵并解溪,

合谷后溪并肩刺伤上肢外关曲池。

四肢疼痛、偏瘫等。,可以局部取穴,但也要辨证分经取穴。一般先针患侧。当病程长时间针灸感觉迟钝时,也可以先针健侧,再针患侧。遇到疼痛,有时取阿是穴效果好。

治疗眩晕证歌公式

三里眩晕,百会印堂风池取,

太冲曲池与谷相结合,三阴交穴并后溪。

眩晕是由肝阳过多和头部冲动引起的。可以用太冲调节肝经络,足三里导气下行,再加上其他穴位。如果痰热,可以加中湾和丰隆。针灸治疗多采用腹泻法。

口腔咽喉歌诀

牙痛颊车并下关,喉痛风池和廉泉,

牙痛人喉照海,两症合谷全部承担。

四个主要穴位:面口合谷,所以牙痛喉痛可以用大肠原穴合谷,一般加局部穴位,疼痛重的时候可以加人。肾阴虚火旺牙痛喉痛,可根据海滋阴清热,润喉止痛。

治疗耳病歌诀

耳病下关及听宫,耳门完骨风池行,

中渚合谷穴外关,久病后肾俞针。

耳经少阳,取手足少阳经耳门、完骨、中渚、外关等局部穴位,加面部治疗总穴合谷即可。耳朵是肾窍。耳病长期以来,治疗应加刺肾俞。

治疗眼病歌诀

眼病太阳和眼睛明亮,竹鱼腰四白,

合谷光一般刺,其他穴位手要轻。

—一般眼病局部取穴加谷即可。胆经起于眼外角的瞳孔,刺光对眼病有好处。眼睛的每个穴位都要轻轻刺痛,不要扭曲或插入。此外,风池用于治疗眼病。治疗时,针感由穴位传递到同一侧,效果明显。

治疗腰痛歌诀

肾俞命门大肠俞在腰痛主穴选委中,

咳嗽疼痛不能动,加刺阳陵问轻重,

风寒急性难俯仰,可用于存竹二穴,

腰痛连腹卧不安,天枢针后可起床。

四个总要点:腰部和背部委员会要求。急性腰痛可在委员会中放血治疗,局部肾俞、生命门、大肠俞。如果疼痛甚至不能咳嗽,咳嗽会增加疼痛,刺阳陵泉,用腹泻法。边缘针咳嗽患者,询问疼痛是否减轻。由于风寒和急性背痛,很难向前弯曲和向后倾斜,但针两眉毛节省竹穴,眼泪效果更好,这是作者的经验。如果是腰痛,腹部可以针天枢,从阴到阳。

五十肩痛歌公式

五十肩痛不能举,爬头摸脊穿衣难,

先刺条口透承山,合谷曲池肩齐全,

还要配合多运动,阳陵泉穴不能忘记。

50肩又称肩凝症,多在50岁左右患此病,表现为肩痛不能上升,攀爬头部,触摸脊柱后,穿上衣等感觉困难。首先用针从条口穿过山穴,然后依次针对谷物、游泳池,最后针肩。还要让患者高举患肢上下活动或以肩为中心,以患肢为半径画圆活动,以加强功能锻炼。

治疗落枕歌诀

头项强痛难回顾,先刺穿浆后风府,

前后难刺后溪,左右难转昆仑寻。

“先刺承浆后风府”来自玉龙歌,屡用屡效。如果前后低头抬头困难,后溪通督脉。如果左右回顾,针昆仑疏通太阳经气止痛。

一次针灸一般多少针啊-学习针灸都应该了解的“针灸八法”及常见病针灸疗法

学习针灸应了解“针灸八法”和常见病针灸疗法

针灸“八法”是指“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的八种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处方治疗。笔者认为,这种“八法”也适用于针灸的临床应用,可以提高疗效。

【汗法】

1.1发散风寒取大椎、风池、合谷,采用平补平泻的方法,后溪采用烧山火的方法,使其发热发汗。主治风寒、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脉浮紧的表寒证,使其发散解表,汗出热退。

1.2清透表热取肺俞,大椎平补平泻。大椎针刺后,用一次性七星针刺拔罐或少商点刺出血。合谷采用凉爽的方法清除和宣布热量。主要治疗风热外感或肺热内阻。症状为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咳嗽、痰稠困难、舌红苔黄、脉浮数或数。

呕吐、腹泻或失血后不能使用汗法。如有必要使用汗法,可先针太溪、阴谷养阴,足三里、气海矫正,再进行汗法,以驱邪而不伤正。

【吐法】

吐痰:用左手食指按压天突穴。当患者呕吐时,快速刺伤天突穴,刺激内部反射,使其呕吐,或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按压天突穴左右。当患者呕吐时,快速刺伤天突穴左侧诱导呕吐;

如果你不能用这两种方法呕吐,你可以用鸡羽轻轻地搅拌咽部,帮助它呕吐。呕吐方法容易损害健康的气体,患者心理难以接受。因此,在使用呕吐方法之前,应做好说服工作,以获得患者的信任。年老体弱、怀孕、失血、气虚者应谨慎使用。

【下法】

3.1清肠导滞取天枢、足三里、中湾、小肠俞腹泻,导致滞通便。主要用于治疗湿热阻滞、腹痛急后重、痢疾红白粘液湿热阻滞。

3.2健脾消导取上湾、中湾、脾俞平腹泻。主要治疗上腹胀痛、暖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无腐臭,呕吐后疼痛减轻,不思考饮食,大便不舒服,苔藓厚腻,脉滑食物停滞证。健脾助运,消积化滞。取其通用原因。

3.3泻热通便取天枢、大肠俞、足三里、太冲泻法。针感向下传导。主要治疗胃肠积热、腹痛拒压、大便秘结等疾病。

3.4温下寒实小肠俞、大肠俞、天枢、关元。先灸后针或采用温针灸法,采用泻法,适用于寒秘证,使其寒实温通而下。

3.5补虚通便取中湾、天枢、气海(艾灸)、关元(灸)、大肠俞、小肠俞,行针两次,先用补法,再用泻法,气海、关元交替使用,适用于老年人津枯肠燥便秘,以补虚通便。下一步,如遇大出血、妊娠、表邪未解者慎用。

【和法】

4.1疏肝理气取期门、肝俞、膈俞、太冲、羊肉中用平补平泻。内关、阳陵泉留针20min,可治疗肝气郁结、胸胁胀痛;调和肝脾取肝俞、脾俞、行间、中湾用平补平泻,适用于肝脾不和、土虚木侮。

4.2和解少阳取内关、_阳池、大椎、丘墟采用平补平泻的方法,可治外感病,邪传少阳,寒热交往,胸痛,口苦咽干,头晕。如果是疟疾,可以在发作前2小时取间使、大椎、陶道,起到截疟的作用。

4.3调经血取血海、气海、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手法调和气血。主要治疗妇女月经不调。

温馨提示:表邪未解,或邪热传中,不能用和法。

【温法】

5.1温通经络上肢取大椎、肩骨、曲池、外关;下肢取环跳、阳陵泉、绝骨、昆仑,由上而下针刺,用温针补法,留针约20min,使其热感。适用于瘫痪、阳痿、风寒湿痹等证明。

5.2温中散寒取上湾、中湾、脾俞、胃俞、足三里。用温针灸,留针30分钟,产生热感。可用于中焦虚寒证,如寒邪直中、胃痛、消化不良等。

5.3温肾壮阳取命门、肾俞、上髂、关元用补法,针后艾灸,使腰部发热。可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酸软冷痛、脉沉细两尺无力的下元虚寒证。

【清法】

六、一清诸经之热

①清肺经热,取肺俞,少商(点刺出血)、腹泻法用于鱼际、少冲(点刺出血)。

②清脾经热,取脾俞,隐白(点刺出血)、太白,用泻法。

③清心经热,取心俞,少冲(点刺出血)、少府、大敦(点刺出血),采用泻法。

④清肾经热,取肾俞、涌泉、然谷、大敦、少冲(点刺出血)泻法。

⑤清肝经热,取肝俞、大敦、行间、太冲、少冲(点刺出血),用泻法。

6.2清热解毒取大椎、合谷、十宣(间隔点刺出血),用泻法留针20~30分钟,可用于各种疮痈肿毒,根据痈肿发于何经部位,加上清本经荥穴,多采用透天凉的方法。

6.3清热养阴取行间、鱼际、少府、然谷,多采用泻药法。此外,阴谷、尺泽、阴陵泉、少海、曲泉可治疗内热久郁、阴液不足的各种证据。

6.4清热开窍取中、百会、十宣(点刺出血),可使用中风窍闭、中暑昏迷、热极神晕、儿童惊厥、癫痫等证明。

【消法】

7.1活血祛瘀如急性腰扭伤,可取委中(点刺出血)、痛点阿是穴、挑刺法。如视网膜出血、青光眼、麦粒肿等。,可取角孙、风池、存竹用平补平泻法,留针约20min。

7.2消肿止痛,如跌打损伤、局部肿痛、上肢曲池、合谷、腹泻、下肢环跳、足三里、三阴交。局部红肿严重者,可局部围刺,使其轻微出血,促进血液循环,消肿。

7.3用平补平泻法消化积取中湾、足三里、脾俞、胃俞,多用于食积不化、饮食停滞。

7.4消坚散结

①将针在酒精灯烧红,直刺痰核中心及周围。

②腱鞘囊肿,取患处用三棱针点刺,挤出粘液。

③用毫针直刺中心行苍龙摆尾法,刺四周用提插法,刺合谷、气海、血海。

注:消坚散结法,消毒必须严格。

【补法】

8.1补气

①中气下沉引起的长期腹泻或脱肛,取中湾、关元、天枢、长强、足三里,用补法。

②子宫脱垂,取关元、维宫、维胞、百会,用补法。

③脾肾阳虚,腹痛温暖,五更腹泻,取中湾、关元、命门、脾俞,用补法。以上三种针灸都需要艾灸。

8.2补血取血海、肝俞、脾俞、膈俞、关元、心俞。补充体内血虚。

8.3培元固本

①真元亏损,肾气不足,取关元、肾俞、足三里、气海、羊肉用补法,针灸关元、气海、肾俞。

②阳痿、遗精属肾阴虚,可用肾俞、阴谷、三阴交补;肾阳虚者去阴谷加关元、气海、命门针后加灸。

针灸“八法”的使用也应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采用“四诊”,辨别八纲。因证立法,病单不杂,一法可单独使用;病情复杂的,两三法并用。

如程钟龄云:“在一种方法中,八种方法是准备好的;在八种方法中,百种方法是准备好的。虽然病变很多,但方法是一样的。”。苟能辨证准确,立法选穴得当,针灸采用“八法”,疗效高。

针灸治疗常见病的歌曲

治疗感冒病歌的公式

感冒风池补合谷,太阳大椎泻复滑,

鼻塞迎香上星加,尺泽咳嗽二商喉。

大椎和风池对外感风寒有很强的发散作用。补充谷泻可以出汗。鼻塞不通,额头疼痛可以加入香味和星星。咳嗽加尺泽。喉痛加少商、商阳(这就是二商),点刺出血。

治咳喘歌诀

治咳肺俞加中府,内关尺泽三里伍,

哮喘天突中刺,痰多丰隆,合谷。

肺俞和中府是肺的俞穴和募穴,内关是治疗胸部疾病的重要穴位。加尺泽,足三里,补土,生金清肺热。哮喘时,取上穴,加天突。如果痰多,可以刺丰隆,合谷。

治疗胃肠疾病的歌诀

胃肠道疾病俞募全,三里巨虚加内关,

腹泻分姜灸神阙,酸多公孙并行。

胃肠道疾病,如胃肠炎、消化不良、胃肠道神经官能症等,可采用“余配穴”治疗,一般可采用胃俞、中湾、大肠俞、天枢、小肠俞、关元,再配以足三里、上、下、内关。腹泻可以通过姜灸神阙穴。反酸可以加入公孙和行间。

治肿胀歌诀

肾俞膀胱俞肿胀,京门极不可漏,

三里地机多有用,三阴交穴并复滑。

肾脏是水,在二阴开窍。膀胱是津液之家,职业部门小便,脾主运水湿,脾肾阳虚肿胀。可以用肾膀胱的于募穴,脾经的三阴交和地机,也可以加足三里。

治疗儿童遗尿歌诀

遗尿神门并关元,三阴交穴及交端,

膀胱俞三里,调整习惯越不难。

膀胱经络俞募穴膀胱俞、中极、加关元、三阴交,再加神门、足三里、交端,治疗遗尿病效果较好,在治疗过程中,要求孩子调整习惯,白天注意不要过度疲劳,晚上尽量少喝水。

治疗妇女病歌的公式

妇科关元三阴交,肾俞血海要记住,

更年石门三里穴,回来太冲痛经消失,

经少气海并带脉,经多隐白大敦妙。

妇科疾病主要涉及冲脉、任脉、肝脾两个经络,可通过关元、三阴交、肾俞、血海治疗,如更年期疾病加石门、足三里,也可配合症状加一些其他穴位,如失眠加印堂、头晕加百会等。痛经针回来了,太冲了。月经不光滑,气海,脉搏,月经多白,大敦,点刺出血。如果是虚拟证据,艾灸可以是白色的。

治疗心神病歌诀

心神三里三阴交,神门关元合谷,

头痛太阳列缺好,失眠涌泉印堂要,

眩晕内庭百会刺,内关中湾呕吐消失,

心悸内关心俞,肾俞太冲可通调。

心主神,心神病可选择三里、三阴交,或神门、关元、合谷。头痛可以增加太阳和列缺。失眠加涌泉、印堂、眩晕加内庭、百会、恶心呕吐加中湾、内关。心悸加内关、太冲、心俞、肾俞,交通心肾,养血镇静。

治疗阳痿早泄的歌诀

阳痿早泄需要开导,然后刺三里三阴交,

命门曲骨太冲穴,关元肾俞加灸烤。

阳痿早泄患者往往与缺乏生理知识和沉重的意识形态负担有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应该询问情况,给予正确的解释和启发。夫妻暂时分居,容易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癫痫病的歌诀

风府少商加星,隐白申脉,大陵,

曲池颊车承浆穴,轻刺舌下重劳宫,

男刺会阴女玉门,常用的穴位是人。

这首歌的诀窍改编自唐代著名医生孙思邈治疗癫狂症十三鬼穴。歌中舌下即舌下中缝,位于金津和玉液之间。玉门穴位于大阴唇上方,用途较少。如果病情严重,可以一次使用十三个穴位。轻的可以选择五到七个穴位。每次交换使用,都要用泻法刺。此外,百会、间使、丰隆、太冲也是常用穴位,可以备用。

中风急救歌

劳宫涌泉紧接中风闭证针百会,

脱证内关灸关元,不要忘记分姜灸神阙,

闭脱可通用,闭症十宣可放血。

中风急救,首先要区分闭证和脱证,才能有针对性。无论是闭证还是脱证,都可以在申请人中使用,闭证可以在十分钟内释放血液。脱证千万不要用艾灸。《医学金鉴》说:“脱证是脾绝,眼闭是心肝,遗尿肾绝打鼾肺,闭证握紧牙关”,可供区分闭证和脱证时参考。

口眼歪斜歌诀

嘴眼歪斜合谷先,地仓存竹丝竹空,

百会颊车二白用,再取内庭和太冲。

口眼歪斜属于风邪中于经络,歌中穴位可尽快治疗。二白指阳白四白,初针患者患侧,长时间两侧均可使用。用葱汤熏洗患侧,避风避寒,避烟避酒,收效快。

治疗四肢疾歌公式

四肢病用局部穴,分取穴轮流医,

患侧病久健侧治,针刺阿是功效奇特,

下肢环跳三里,绝骨阳陵并解溪,

合谷后溪并肩刺伤上肢外关曲池。

四肢疼痛、偏瘫等。,可以局部取穴,但也要辨证分经取穴。一般先针患侧。当病程长时间针灸感觉迟钝时,也可以先针健侧,再针患侧。遇到疼痛,有时取阿是穴效果好。

治疗眩晕证歌公式

三里眩晕,百会印堂风池取,

太冲曲池与谷相结合,三阴交穴并后溪。

眩晕是由肝阳过多和头部冲动引起的。可以用太冲调节肝经络,足三里导气下行,再加上其他穴位。如果痰热,可以加中湾和丰隆。针灸治疗多采用腹泻法。

口腔咽喉歌诀

牙痛颊车并下关,喉痛风池和廉泉,

牙痛人喉照海,两症合谷全部承担。

四个主要穴位:面口合谷,所以牙痛喉痛可以用大肠原穴合谷,一般加局部穴位,疼痛重的时候可以加人。肾阴虚火旺牙痛喉痛,可根据海滋阴清热,润喉止痛。

治疗耳病歌诀

耳病下关及听宫,耳门完骨风池行,

中渚合谷穴外关,久病后肾俞针。

耳经少阳,取手足少阳经耳门、完骨、中渚、外关等局部穴位,加面部治疗总穴合谷即可。耳朵是肾窍。耳病长期以来,治疗应加刺肾俞。

治疗眼病歌诀

眼病太阳和眼睛明亮,竹鱼腰四白,

合谷光一般刺,其他穴位手要轻。

—一般眼病局部取穴加谷即可。胆经起于眼外角的瞳孔,刺光对眼病有好处。眼睛的每个穴位都要轻轻刺痛,不要扭曲或插入。此外,风池用于治疗眼病。治疗时,针感由穴位传递到同一侧,效果明显。

治疗腰痛歌诀

肾俞命门大肠俞在腰痛主穴选委中,

咳嗽疼痛不能动,加刺阳陵问轻重,

风寒急性难俯仰,可用于存竹二穴,

腰痛连腹卧不安,天枢针后可起床。

四个总要点:腰部和背部委员会要求。急性腰痛可在委员会中放血治疗,局部肾俞、生命门、大肠俞。如果疼痛甚至不能咳嗽,咳嗽会增加疼痛,刺阳陵泉,用腹泻法。边缘针咳嗽患者,询问疼痛是否减轻。由于风寒和急性背痛,很难向前弯曲和向后倾斜,但针两眉毛节省竹穴,眼泪效果更好,这是作者的经验。如果是腰痛,腹部可以针天枢,从阴到阳。

五十肩痛歌公式

五十肩痛不能举,爬头摸脊穿衣难,

先刺条口透承山,合谷曲池肩齐全,

还要配合多运动,阳陵泉穴不能忘记。

50肩又称肩凝症,多在50岁左右患此病,表现为肩痛不能上升,攀爬头部,触摸脊柱后,穿上衣等感觉困难。首先用针从条口穿过山穴,然后依次针对谷物、游泳池,最后针肩。还要让患者高举患肢上下活动或以肩为中心,以患肢为半径画圆活动,以加强功能锻炼。

治疗落枕歌诀

头项强痛难回顾,先刺穿浆后风府,

前后难刺后溪,左右难转昆仑寻。

“先刺承浆后风府”来自玉龙歌,屡用屡效。如果前后低头抬头困难,后溪通督脉。如果左右回顾,针昆仑疏通太阳经气止痛。

赞(0) 打赏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自行甄别,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wolfba@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大智网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olfba@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投稿&软文功效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微信扫一扫打赏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