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深圳疫情防控的最新形势,关键在于这种“三性”
四月的第一天,深圳人迎来了好消息。
3月31日,深圳只增加了2例当地无症状感染者;福田沙头街塘晏村7巷5号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
这是否意味着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深圳人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和做法来应对接下来的疫情防控?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关键是要明确疫情防控有重要的“三性”——“复杂性、艰巨性、重复性”。
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国内外疫情防控的复杂性、难度和重复性,进一步动员起来,统一思想,增强信心,坚持不懈,认真做好各项防疫工作。
“复杂性”
国内外疫情形势严峻复杂
深圳面临着“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压力,一刻也无法放松。
4月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3月份全球疫情仍处于大流行阶段,周边国家和地区疫情爆发。
3月,全国共报告了103965例当地感染者,影响了29个省份,呈现出点多、面广、频繁的特点。国内防疫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在深圳最近的新病例中,在重点人群(外省来深)的调查中发现,外防输入的风险仍然不小。
让我们来看看毗邻深圳的香港,已经连续六天新增确诊病例不到1万例,数量确实低于高峰时段。然而,香港官员表示,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疫情仍有反弹的可能,根据过去的情况,甚至只有一例阳性病例可能导致“超级传播”。
最近,英国政府官方网站发布消息,报道了新冠肺炎三种变种的重组,新冠肺炎再现了新变种XE。
作为一个港口城市,深圳的疫情形势越严峻复杂,就越要保持战略集中。“宁愿十防九空,也不愿失防万一。”
深圳必须筑牢防线,才不会让2000多万深圳人共同取得的阶段性疫情防控成果白费。

“艰巨性”
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
深圳是人口超过2000万的超大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城市。深圳人肩上的负担不仅在于保障全城市民的生产生活,更在于为全国抗疫大局守好关口,为全球产业链注入信心。
深圳抗疫的“艰巨性”不言而喻,一手精准预防,一手稳步增长。
党组书记、国家卫生委员会主任马晓伟表示,“动态清零”的精髓是快速准确的。立足于抓早抓小抓基础,不追求零感染,但发现后一起扑灭,守住疫情规模反弹的底线。
深圳保持底线,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准确预防”,突出这些关键词:稳定有序的恢复,严格、严格、严格。
“准确预防”确保“连续链”。目前,深圳最新的救助措施正在有序推进,降低了企业的“抗疫成本”,增强了企业前进的信心。
“准确的预防”并不是“一刀切的”。目前,深圳的社区社区、城市村庄、办公楼和工业园区已有序进出。虽然管理严格,但防治工作越详细,接近我们的风险就越低。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合作,才能避免防治的“差距”。
“反复性”
反复疫情一定要警惕
马晓伟说:“如果不管‘预防’,只管‘治疗’,中国的医疗体系将面临突破的危险。”。
同样,如果没有一贯的“防范”,城市的保障体系也将面临突破的危险。
只有始终收紧疫情防控的弦,病毒才能找到机会。这是一场与病毒的硬仗,也是一场“精准防控”的持久仗。
目前,准确务实的防治措施仍在继续,努力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防治效果。2000多万深圳人聚集在一起,当病毒来临时,迅速应对;当情况好转时,理性对待。
只有真正把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以“深圳速度”与病毒赛跑,跑得越快,才能掌握战争“疫情”的主动权。
校对:王蓉
做好防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