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江南指的是哪里?
江南是中国地理区域的概念。广义上,江南一般指长江以南,狭义上,江南一般指长江中下游以南。与北方相比,江南地形最明显的特征是多丘陵、多平原、多水。
江南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南高北低。北部地势平坦,主要是平原和丘陵,南部有一些山区。
在文化、地理、气候等不同领域,“江南”的范围、概念和定义不同,也是历史上不断变化的区域概念。虽然江南最早出现在先秦和汉朝,但它只指河流以南。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士族先后渡淮河、长江南迁,历史上被称为衣冠南渡。
从那以后,从东晋谈玄学到南梁《观我生赋》《哀江南赋》的出现,就开始有了文化上的江南,象征着美丽富饶的水乡景象。歌唱江南的大量文学作品,构建了中国人想象中的“江南”,包括白居易的《江南好》、苏东坡的《望江南》等。

2、江南是什么意思?
江南一般指“长江以南”。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一般指湖北以南地区,包括湖南、江西地区,现代指苏南、浙江地区。唐贞观十道,江南道包括: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江苏镇江以东南、安徽长江以南地区。江南是指文人美化的地区;主要以苏杭为中心,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