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双收复6.8关口。截至午间12时,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报6.7915,当天已升幅673点,年内涨幅达2.3%;离…
取消
这是反映全球美元紧缺程度的指标,已经周期性回落了,美联储搞了1年多,全球资产也差不多搞到一个相对低位了。流出买资产阿。
中国的汇率向来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都清楚人民币汇率被严重压低,发达国家用低价接近白嫖中国劳动等价物,可低汇率对中国也有不得已之处。
我国出口换汇的拳头产品有三个,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第一,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2021年表现为如下特征(具体见表1)。 一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继续大幅度增长。其中,机电产品出口额为128286.1亿元,增长20.4%占出口比重为59.02%。其中,通用机械设备出口额3392.6亿元,增长17.9%;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额16488.1亿元,增长12.9%;手机出口额9447.1亿元,增长9.3%;家用电器出口额6382.4亿元,增长14.1%;集成电路出口额9929.6亿元,增长23.4%;汽车(包括底盘)出口额2226.5亿元,增长104.6%。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手机出口量下降1.2%,船舶出口量下降12.2%。二是高新技术产品总体增长强劲,总出口额达到63266亿元,增长17.9%,占出口比重达到29.11%。三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包括箱包、服装、鞋靴,家具、玩具等)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增速也较高。其中,箱包及类似容器出口量增长21.4%,出口额达到1800.2亿元,增长26.1%;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11000.0亿元,增长15.6%;塑料制品出口额6396.9亿元,增长20.5%;鞋靴出口额3097.2亿元,增长26.2%,出口量增长18.1%;家具及其零件出口额4771.9亿元,增长18.2%;玩具出口额2980.1亿元,增长28.6%。(包括服装、鞋帽及箱包玩具等在内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只有3.94万亿元,占18.1%)四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稀土和肥料出口增长较快。其中稀土出口量增长38.0%,出口额增长77.1%;肥料出口量增长13.1%,出口额增长61.4%。
第一,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2021年表现为如下特征(具体见表1)。
一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继续大幅度增长。其中,机电产品出口额为128286.1亿元,增长20.4%占出口比重为59.02%。其中,通用机械设备出口额3392.6亿元,增长17.9%;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额16488.1亿元,增长12.9%;手机出口额9447.1亿元,增长9.3%;家用电器出口额6382.4亿元,增长14.1%;集成电路出口额9929.6亿元,增长23.4%;汽车(包括底盘)出口额2226.5亿元,增长104.6%。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手机出口量下降1.2%,船舶出口量下降12.2%。二是高新技术产品总体增长强劲,总出口额达到63266亿元,增长17.9%,占出口比重达到29.11%。三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包括箱包、服装、鞋靴,家具、玩具等)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增速也较高。其中,箱包及类似容器出口量增长21.4%,出口额达到1800.2亿元,增长26.1%;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11000.0亿元,增长15.6%;塑料制品出口额6396.9亿元,增长20.5%;鞋靴出口额3097.2亿元,增长26.2%,出口量增长18.1%;家具及其零件出口额4771.9亿元,增长18.2%;玩具出口额2980.1亿元,增长28.6%。(包括服装、鞋帽及箱包玩具等在内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只有3.94万亿元,占18.1%)四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稀土和肥料出口增长较快。其中稀土出口量增长38.0%,出口额增长77.1%;肥料出口量增长13.1%,出口额增长61.4%。
能看出机电和高新技术进口规模也很大,可以说明中国的中间产品依赖发达国家上游的技术输出和资源国的原材料输出。
从汇率角度看,越是产业发达越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原材料成本占据重工业主要成本部分。以我国的产业结构,理论上汇率上涨更为有利。
问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除了通胀和创汇优势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吸纳我国低端劳动力就业,缓解我国劳动力过剩难题。2021年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共计346014个,从业人数5776.6万人,这是一个两难境地,中国目前始终是劳动力过剩状态。
理论上2012年以后是打算推动产业转移和二产就业向三产转移,目前看成果斐然也问题多多。房地产榨干了内需潜力,内需与服务业直接挂钩,内需不振服务业也会萎靡。当所谓灵活就业成为重要就业方向后,稳外贸也是稳就业。
现在就卡在这里了,对国家来说不敢轻易尝试加汇率,只敢慢慢加,遇到问题有动机优先保就业压汇率。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0598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含净误差与遗漏)逆差17568亿元。作为资本管制国家,汇率到今天还不能突破6,不能只是把锅甩给美联储。
先看吧。
6.8可能是反弹的尽头,也可能不是,有一定概率能进一步到6.6,然后会继续贬值。
本座说的,耶稣来了也是这么说。
至于为啥呢,各种情况需要吧。
我不认为持续升值对当前的中国经济局势有特别大的好处。
因为我国尚未下定决心进行内外需转轨,也许永远也下不了这个决心,直到被迫转轨。
过高的人民币汇率在当前没有清算畸形不动产债务泡沫之前,对全社会并不是好消息。
除非朝廷下定决心从美国的国际经贸体系中独立出去,以自己的人民币和自身的工业产成品为基本锚,建立一套自己掌控的清算系统。
注意这个不是脱钩,但胜似脱钩。
只是目前以及未来数年,我看都不太可能看到这方面的推动,所以人民币没必要让它涨太多。
中欧日美之间很快就会围绕新能源车和清洁能源产业链爆发价格战,以及各种恶心的盘外招(反正它们肯定会)。人民币太高了不利于PK。
而且过高的汇率调整平台叠加不动产高位阴跌,这有利于许多财富来源不是那么伟光正的人高位套现外流资本。
回顾去年一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出先升后贬再小幅回升。
下跌原因很简单,受美联储加息等影响,人民币对美元4月中旬开始阶段性走低,至5月中旬贬值至 6.8 左右;经过一段时间震荡后,8月中旬人民币汇率再次走贬并跌破 7 关口,10月跌破 7.3 关口。今年十月份的时候,不少朋友甚至预测,年内要破8。
然后纷纷被现实打脸。
10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开盘收复7.30关口,午后随着美元指数进一步走弱,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一度大涨超千点,收复7.20关口。
11月4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内最高涨逾1800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反弹逾600个基点,收复7.18关口。
11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调升1008个基点,报7.0899元,单日调升幅度创2005年7月23日以来最大。
12月5日早间,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升值超400点,突破“7”关口,美元离岸人民币暂报6.95915,升幅为0.95%,创9月份以来新高。
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16时30分日间收盘报6.9514,较去年年末的6.3730下跌了5784个基点,在岸人民币兑美元2022年累计下跌8.32%。
可以说人民币是一路高歌。
2023年1月9日上午,人民币汇率盘中升破6.80元关口。截至14:30,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6.7762元,较前收盘价涨473个基点。
人民币汇率重回6.8,创2022年8月以来新高。
据统计,2022年11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上涨超过6%。
不了解汇率变化的朋友,或许就觉得不就是百分之几的差别么,但其实这是非常夸张的涨幅了,波动堪称剧烈。
原因很简单,去年11月以来,美国通胀连续超预期回落,上周五的美国非农报告显示薪资通胀放缓,美联储加息预期进一步回落,市场对美联储放缓加息甚至转向降息的预期升温,施压美元;
另一方面,国内在疫情和地产政策上都开始加大发力,这既使得中国经济的复苏预期升温,也使得人民币资产的风险属性改善、更受海外投资者青睐。
市场对于未来预期的改善,连A股都连续上涨。
A股三大股指1月9日集体高开。早盘两市高开高走,个股呈现普涨态势。午后两市高位震荡,尾盘震荡走高涨幅扩大,沪指收出六连阳。
至1月9日收盘,上证综指涨0.58%,报3176.08点;科创50指数跌0.24%,报988.67点;深证成指涨0.72%,报11450.15点;创业板指涨0.75%,报2440.37点。
Wind统计显示,两市2959家上涨,1780家下跌,平盘有310家。
不管如何,尊嘉希望大家都能好好赚钱,
才更有底气去面对这些未知的汇率波动以及带来的各种影响~
风险警示:文中内容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尊嘉竭力但不能保证以上内容完全准确与可靠,亦不对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操作而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看过我之前关于汇率回答的童鞋们都知道, 我一向主张汇率要拉长期来看。
跌一点就一拨人跳出来喊药丸。
涨一点就另一拨人跳出喊打脸。
真没啥意思。
我之前一个回答里引用过一张图。
如果拉到年为周期,你就会发现,1995年以来,我们的汇率波动相当平缓。
即使拉进到近十年左右,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人民币汇率也一直在6.0-7.3之间的箱体波动。
哪怕中间经历了经济危机、贸易战、疫情等等诸多大事件,人民币的汇率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走势。
所以你不得不佩服央行的操盘能力。
我奉劝所有试图赌人民币大起大落的人,都先问自己一个问题:
你觉得你有资格做央行的对手盘吗?
我没看出23年人民币走势会超出这个箱体的理由。
具体来说的话
美联储明年的加息步伐还不确定(我个人是看鸽派)。
中国经济复苏的节奏也不确定(我个人是二季度复苏派)。
最重要的,央行的态度并不明朗。
毕竟明年出口压力很大, 人民币升值太多并不是好事。
这样来看的话,个人判断,23年人民币汇率会在6.6-7.1之间波动。
互联网赚钱创业项目资讯站,网络各类你想要知道的内部信息,欢迎分享和投稿。
这是反映全球美元紧缺程度的指标,已经周期性回落了,美联储搞了1年多,全球资产也差不多搞到一个相对低位了。流出买资产阿。
中国的汇率向来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都清楚人民币汇率被严重压低,发达国家用低价接近白嫖中国劳动等价物,可低汇率对中国也有不得已之处。
我国出口换汇的拳头产品有三个,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能看出机电和高新技术进口规模也很大,可以说明中国的中间产品依赖发达国家上游的技术输出和资源国的原材料输出。
从汇率角度看,越是产业发达越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原材料成本占据重工业主要成本部分。以我国的产业结构,理论上汇率上涨更为有利。
问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除了通胀和创汇优势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吸纳我国低端劳动力就业,缓解我国劳动力过剩难题。2021年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共计346014个,从业人数5776.6万人,这是一个两难境地,中国目前始终是劳动力过剩状态。
理论上2012年以后是打算推动产业转移和二产就业向三产转移,目前看成果斐然也问题多多。房地产榨干了内需潜力,内需与服务业直接挂钩,内需不振服务业也会萎靡。当所谓灵活就业成为重要就业方向后,稳外贸也是稳就业。
现在就卡在这里了,对国家来说不敢轻易尝试加汇率,只敢慢慢加,遇到问题有动机优先保就业压汇率。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0598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含净误差与遗漏)逆差17568亿元。作为资本管制国家,汇率到今天还不能突破6,不能只是把锅甩给美联储。
先看吧。
6.8可能是反弹的尽头,也可能不是,有一定概率能进一步到6.6,然后会继续贬值。
本座说的,耶稣来了也是这么说。
至于为啥呢,各种情况需要吧。
我不认为持续升值对当前的中国经济局势有特别大的好处。
因为我国尚未下定决心进行内外需转轨,也许永远也下不了这个决心,直到被迫转轨。
过高的人民币汇率在当前没有清算畸形不动产债务泡沫之前,对全社会并不是好消息。
除非朝廷下定决心从美国的国际经贸体系中独立出去,以自己的人民币和自身的工业产成品为基本锚,建立一套自己掌控的清算系统。
注意这个不是脱钩,但胜似脱钩。
只是目前以及未来数年,我看都不太可能看到这方面的推动,所以人民币没必要让它涨太多。
中欧日美之间很快就会围绕新能源车和清洁能源产业链爆发价格战,以及各种恶心的盘外招(反正它们肯定会)。人民币太高了不利于PK。
而且过高的汇率调整平台叠加不动产高位阴跌,这有利于许多财富来源不是那么伟光正的人高位套现外流资本。
回顾去年一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出先升后贬再小幅回升。
下跌原因很简单,受美联储加息等影响,人民币对美元4月中旬开始阶段性走低,至5月中旬贬值至 6.8 左右;经过一段时间震荡后,8月中旬人民币汇率再次走贬并跌破 7 关口,10月跌破 7.3 关口。今年十月份的时候,不少朋友甚至预测,年内要破8。
然后纷纷被现实打脸。
10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开盘收复7.30关口,午后随着美元指数进一步走弱,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一度大涨超千点,收复7.20关口。
11月4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内最高涨逾1800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反弹逾600个基点,收复7.18关口。
11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调升1008个基点,报7.0899元,单日调升幅度创2005年7月23日以来最大。
12月5日早间,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升值超400点,突破“7”关口,美元离岸人民币暂报6.95915,升幅为0.95%,创9月份以来新高。
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16时30分日间收盘报6.9514,较去年年末的6.3730下跌了5784个基点,在岸人民币兑美元2022年累计下跌8.32%。
可以说人民币是一路高歌。
2023年1月9日上午,人民币汇率盘中升破6.80元关口。截至14:30,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6.7762元,较前收盘价涨473个基点。
人民币汇率重回6.8,创2022年8月以来新高。
据统计,2022年11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上涨超过6%。
不了解汇率变化的朋友,或许就觉得不就是百分之几的差别么,但其实这是非常夸张的涨幅了,波动堪称剧烈。
原因很简单,去年11月以来,美国通胀连续超预期回落,上周五的美国非农报告显示薪资通胀放缓,美联储加息预期进一步回落,市场对美联储放缓加息甚至转向降息的预期升温,施压美元;
另一方面,国内在疫情和地产政策上都开始加大发力,这既使得中国经济的复苏预期升温,也使得人民币资产的风险属性改善、更受海外投资者青睐。
市场对于未来预期的改善,连A股都连续上涨。
A股三大股指1月9日集体高开。早盘两市高开高走,个股呈现普涨态势。午后两市高位震荡,尾盘震荡走高涨幅扩大,沪指收出六连阳。
至1月9日收盘,上证综指涨0.58%,报3176.08点;科创50指数跌0.24%,报988.67点;深证成指涨0.72%,报11450.15点;创业板指涨0.75%,报2440.37点。
Wind统计显示,两市2959家上涨,1780家下跌,平盘有310家。
不管如何,尊嘉希望大家都能好好赚钱,
才更有底气去面对这些未知的汇率波动以及带来的各种影响~
风险警示:文中内容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尊嘉竭力但不能保证以上内容完全准确与可靠,亦不对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操作而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看过我之前关于汇率回答的童鞋们都知道, 我一向主张汇率要拉长期来看。
跌一点就一拨人跳出来喊药丸。
涨一点就另一拨人跳出喊打脸。
真没啥意思。
我之前一个回答里引用过一张图。
如果拉到年为周期,你就会发现,1995年以来,我们的汇率波动相当平缓。
即使拉进到近十年左右,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人民币汇率也一直在6.0-7.3之间的箱体波动。
哪怕中间经历了经济危机、贸易战、疫情等等诸多大事件,人民币的汇率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走势。
所以你不得不佩服央行的操盘能力。
我奉劝所有试图赌人民币大起大落的人,都先问自己一个问题:
你觉得你有资格做央行的对手盘吗?
我没看出23年人民币走势会超出这个箱体的理由。
具体来说的话
美联储明年的加息步伐还不确定(我个人是看鸽派)。
中国经济复苏的节奏也不确定(我个人是二季度复苏派)。
最重要的,央行的态度并不明朗。
毕竟明年出口压力很大, 人民币升值太多并不是好事。
这样来看的话,个人判断,23年人民币汇率会在6.6-7.1之间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