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鸣的病因及诊治
耳鸣是一种在耳朵或头部产生的声音感觉,外界没有相应的声源。耳鸣是病人的主观感觉,所以严格来说,“客观性耳鸣或“他觉性耳鸣与耳鸣的定义不符”。耳鸣的发病机制不是很清楚。听觉系统任何部位的病变都会引起耳鸣。大多数耳鸣是耳源性的,如外耳、中耳、内耳、蜗神经、听觉中枢传导路径或皮层损伤。但耳鸣也可发生在内科、外科、神经科、精神科等疾病中。严重的耳鸣常影响休息、学习和工作,使病人感到非常苦恼,甚至厌倦了这个世界。
患者对单耳或双耳的异常声音感觉有不同的性质和程度。
1.耳鸣的临床表现可以高也可以低,常被描述为蝉鸣、哨声、笛声、隆隆声、风声、拍击声等。有的表现为间歇性,有的表现为连续性,有的伴有听力丧失、头晕等症状。
2.辅助检查
(1)耳镜检查:观察外耳道是否有红肿、狭窄、耳垢栓塞、异物、分泌物、后上壁塌陷等。鼓膜是否有充血、内沉、增厚、穿孔、萎缩、钙化斑和鼓室积液。
(2)听力学检查:纯音听阈、阈值功能测试、声导抗测试、电反应测试、耳声发射测试等。
(3)耳鸣音调测试和响度测试:测试患者耳鸣音调的主音调和响度强度。大多数耳鸣的感觉水平在10~15dB之间。
(4)耳鸣隐藏听力图:测试每个频率的纯声或窄带噪声的最小强度水平,并将其连接到耳鸣隐藏听力图或耳鸣隐藏听力曲线。
(5)全身其他系统检查:如果怀疑是内科、外科、神经科、精神科等疾病引起的耳鸣,应进行相关系统检查。
(6)心理评价:由于耳鸣多与焦虑等心理因素有关,严重耳鸣患者应进行心理评价。

治疗要点
1.病因治疗可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主要针对一些可以手术治疗耳鸣的疾病,如中耳炎、蜗神经瘤、动静脉瘘、动脉瘤等。然而,病因治疗并不像预期的那么容易有效。即使治疗了引起耳鸣的疾病,耳鸣也可能存在。
2.药物治疗
(1)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多卡因1~2mg/利多卡因kg,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稀释成1%浓度,静脉注射缓慢3~5分钟,每天一次,7天一个疗程。
(2)钙通道阻滞剂:氟桂利嗪5mg,一天一次。
(3)其他药物,如复方丹参注射液、前列地尔、灯盏花素粉针、三磷酸苷二钠等血管扩张剂、抗血栓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均适用于耳鸣治疗。
3.隐蔽治疗首先确定患者的最小隐蔽水平。有效隐蔽声的感觉水平越低,患者就越容易接受这种治疗。适当的隐蔽治疗对约80%的患者有效。
4.生物反馈疗法主要是通过应用生物反馈来缓解患者的紧张和压力,有效保持患者的精神和身体放松,从而减轻或消失耳鸣症状。
5.大约三分之一的心理治疗患者在放松和快乐的状态下有意识地减少耳鸣,而一半的患者在抑郁时感到耳鸣加重。因此,耳鸣患者尤其需要有足够的心理治疗和咨询,特别是有心理因素的患者。
6.耳鸣习服疗法,又称耳鸣再训练疗法,是一种基于耳鸣神经生理心理学新理念的耳鸣疗法。目的是使患者尽快适应和习惯耳鸣,从而减少自觉症状和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7.手术治疗效果不是很满意,因为手术本身会引起耳鸣。一些严重的患者可以尝试,如鼓室神经丛切除术、耳蜗前庭神经切除术、蜗杆神经切除术、脑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