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风不仅仅是关节痛。不要粗心大意背后的问题
痛风是高尿酸血症引起的关节疾病之一。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常发生在下肢单关节,通常发生在大脚趾底部。痛风的原因是尿酸盐晶体聚集在关节中,尿酸盐晶体的形成通常是由于血液中含有高浓度的尿酸。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2020年1月,中国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正式发布《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将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定义为:无论男女,当血清尿酸水平>420时,空腹血清尿酸水平在非同一天测定两次mol/L(约7mg/dl)即高尿酸血症。
血液中尿酸的溶解度与温度和pH值有关。一般来说,体温为37℃、在PH值为7.4的情况下,血尿酸为420mol/L达到最大溶解度。也就是说,超过这个水平后,血尿酸会沉淀成尿酸盐晶体。
高尿酸有什么危害?
痛风反复发作的真正原因是高尿酸血症。痛风的常见发病部位是大脚趾(第一跖趾关节)。肩膀、背部、膝盖和其他关节也可能发生。发病时,症状在几小时内发展到高峰。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明显发红、肿胀、发热、疼痛,疼痛严重。痛风发作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可以快速控制疼痛症状,有些病例甚至可以自行缓解,而不需要药物。
此外,还有许多无法控制的血尿酸危害——累及关节,导致疼痛、肿胀、畸形甚至骨折;尿酸晶体沉积在肾脏中,导致尿酸肾病,增加肾结石的风险,增加肾衰竭的风险;尿酸晶体刺激血管壁,导致动脉硬化,导致高血压、慢性心脏病和中风;此外,高血尿酸是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与其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高血尿酸也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血尿酸水平每增加60%mol/L,与新糖尿病相比,发病率增加了17%。
因此,控制尿酸水平是根本原因,需要长期坚持。

二、如何科学管理高尿酸血症?
首先,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坚持专科门诊随访。是否需要药物干预治疗,医生是否需要综合判断血尿酸水平、痛风发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
病人在生活中要注意:
▶避免高嘌呤饮食,包括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火锅汤等。
▶鼓励吃富含钾和维生素C的水果:樱桃、草莓、菠萝、西瓜、桃子等。;避免喝可乐橙汁等果糖饮料或软糖饮料。
▶在体内保持适量的水分,多喝水,每天保持2000毫升以上的尿量,可饮用牛奶和乳制品。
▶限制饮酒,尤其是啤酒和烈酒。酒精摄入与痛风发作有显著关系,尤其是啤酒和白酒。红酒是否会增加血尿酸水平和痛风发作的风险仍存在争议。
▶定期工作和休息,避免熬夜,适当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心率控制在最高心率50分钟%~70%范围内)。
合理的饮食和作息,辅以必要的药物治疗,能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降低痛风发作风险。
写作/徐文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