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称为贡菜,种植一亩收入约1万元,为什么有些农民不愿意种植呢?
说到“贡菜”,大家都很陌生和好奇,说到“生菜”,大家都很熟悉。贡菜是一种菊科莴苣,不是现在的莴苣,而是像莴苣一样,是一种优质的莴苣绿色蔬菜,颜色鲜绿,口感鲜脆,就像水母皮一样,所以也叫“响菜”、清朝乾隆以后,“苔干”被命名为宫中贡品,营养丰富。目前贡菜零星售价4000~每亩收成品干货50元/斤220元~为什么农民不愿意种植250斤,收入在1万元左右,产值这么高?原因有很多。~~
首先,种植的人很多,一般是新鲜食品,干货没有人买。贡品在产区,基本上每个家庭都有种植,一般农民主要是新鲜食品,多余的新鲜蔬菜,加工自食,如果有多余的零星销售或赠送给亲戚和朋友。目前,市场上很少有企业购买,即使有购买,购买量也很小。因此,虽然贡品种植者很多,但没有或难以形成产业,从而限制了贡品的种植和发展。
二是贡菜纯手工加工,程序复杂,生产效率低。贡菜是纯手工加工制。目前有两种加工方法,要么将刮皮后的贡菜芯晾干,要么将刮皮后的菜芯焯水后晾干或烘干。一个家庭主妇一天只能刮100斤皮,每亩新鲜贡菜能收获1000多斤,大概100斤~12个工日,加工人工成本约1500元。贡菜加工程序包括收获、刮皮、去杂、清洗(焯水)、晾晒(或烘烤)、修剪、包装等工艺。

三是贡菜加工成本高,成本高,种植者实际收入低。一般贡菜从种植、收获、加工、销售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投入。种植包括人工成本,每亩3000元左右,收获加工2500元,整个生产过程6000元左右。每亩可收到1200公斤新鲜贡品,最多可加工成220公斤干贡品。除10%不合格品外,正品仅200公斤左右,毛收1万元左右,每亩净利润约4000元。
第四,贡品的质量与加工过程中的天气和设备有关。贡品收获和加工,是春夏季节,雨天很常见,刮芯,没有连续几天强烈的阳光干燥,遇到雨天,会发霉变质和报废,轻影响质量,要么用碳火烘烤干燥,要么购买电烘烤设备干燥。否则,加工干货的质量就没有得到保证。
第五,贡菜价格昂贵,因为消费者缺乏食用习惯,没有市场。由于贡菜过去是进贡清政府食用的高档干菜,民间只有种菜人和一些富人食用,普通人是负担不起的高档菜肴。因此,到目前为止,贡菜的食用人口相对较少。一般来说,它是自产自食的。普通人没有形成食用习惯。因此,贡菜的销售群体太少,销量很少,渠道不畅。市场上缺乏干货经营者,制约了贡菜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贡菜纯手工制作,加工繁琐,加工效率低,加工成本巨大,质量与加工天气设备密切相关。合格成品率低,没有专门的销售渠道。农村种植加工没有市场,零星小销售,不适合大面积种植。所以农民不愿意种贡菜,价格贵还是赚不到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