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喝茶的好处和坏处
中医认为生姜能温暖止呕,解表散寒。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生姜还含有植物杀菌素,其杀菌效果不亚于洋葱和大蒜。生姜中的姜辣素能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它还含有更多的挥发油,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吸收,防止肝脏和血清胆固醇的积累。
那为什么早上要选择吃姜的时间呢?清晨,人的胃气需要升起,吃点姜可以健脾温胃,为一天的饮食消化吸收做好“铺垫”。姜中的挥发油能加速血液循环,刺激神经,使全身温暖。冬季早晨,适当吃点姜,还能驱寒,预防感冒。到了晚上,人体应该是阳气收敛,阴气外盛,所以要多吃清热下气的食物,这样更有利于夜间休息,比如萝卜是不错的选择。姜的辛热发散会影响人们夜间的正常休息,晚上吃辛热的姜也容易产生内热,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生气”的症状。说“砷”有些夸张,但确实对健康有害。
早上吃姜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煮姜汤,也可以用糖腌制,也可以在菜里炒。在这里,我们特别推荐两种饮食方法,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首先,早上起床时含姜片: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喝一杯开水,然后刮姜皮,切成薄片,取4-5片放入沸水碗中烫伤,然后将姜片放入嘴中10-30分钟,慢慢咀嚼,不要一次吞下。坚持食用对预防感冒有很大的好处。二是喝生姜大枣汤。每天早上取10个枣子,5片姜子,适量红糖,煎汤代茶,一天一次,特别适合冬天手脚发凉的朋友。
需要注意的是,生姜属于微温,过量食用会伤阴助阳,所以阴虚火旺的人不宜多吃。特别提醒大家不要吃腐姜,含有有毒黄樟素,可诱发肝癌、食管癌等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了许多国家的饮料,最终认为茶是中老年人的最佳饮料。根据科学测定,茶含有蛋白质、脂肪、10多种维生素、茶多酚、咖啡因、脂多糖等近300种成分,具有调节生理功能,发挥各种医疗保健和药理作用。
茶多酚还可以去除体内过量的自由基,抑制和杀死病原菌,因为它可以防止人体内固醇升高和心肌梗死。此外,茶还具有提神、消除疲劳、抗菌等功能。这是中年人所需要的。欧共体还能净化水质,减少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因此,在当前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尤其是生活在城市的人,应该经常喝茶。喝茶有很多好处,总结起来有14条:
(1)茶能激发人的精神,增强思维和记忆能力。
(2)茶能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维持心脏、血管、胃肠道等正常功能。
(3)喝茶对预防龋齿有很大好处。根据英国的一项调查,儿童经常喝茶的龋齿可以减少60%。
(4)茶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5)茶能抑制恶性肿瘤,饮茶能明显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6)喝茶可以抑制细胞衰老,延年益寿。茶的抗衰老作用是维生素E的18倍以上。
(7)饮茶可延缓和预防血管内膜脂质斑块的形成,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和脑血栓形成。
(8)喝茶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增强运动能力。
(9)喝茶有很好的减肥美容效果,尤其是乌龙茶。
(10)饮茶可预防老年性白内障。
(11)茶叶中含有的单宁酸可以杀死多种细菌,因此可以预防和控制口腔炎、咽炎、肠炎、痢疾等。
(12)喝茶可以保护人的造血功能。茶含有防辐射物质,边看电视边喝茶,可以减少电视辐射的危害,保护视力。
(13)喝茶可以维持血液中正常的酸碱平衡。茶含有咖啡因、茶碱、可可碱、黄嘌呤等生物碱物质,是一种优良的碱性饮料。茶能迅速吸收和氧化,产生高浓度的碱性代谢物,及时中和血液中的酸性代谢物。
(14)防暑降温。喝热茶9分钟后,皮肤温度下降1-2摄氏度,使人感觉凉爽干燥,但喝冷饮后皮肤温度下降不明显。
合理喝茶对人体有益而无害,但如果不合理,对人体有害。
喝茶取决于体质。中医认为,人的体质不同于干热和虚寒,茶经过不同的生产工艺也可以分为凉性和温度,所以不同体质的人也要注意喝茶。体质干热的人应该喝凉茶,体质虚寒的人应该喝温茶。
最好在晚上喝红茶。由于绿茶属于非发酵茶,茶多酚含量高,保持其原始性质,刺激性强;红茶是全发酵茶,虽然茶多酚含量少,但经过“熟化”过程后,刺激性弱,温和温和,适合晚上饮用。特别是对于脾胃虚弱的人,喝红茶时加入一些牛奶,可以发挥一定的温胃作用。
然而,通常情绪容易兴奋或敏感,睡眠不好,身体虚弱,或者晚上少喝或不喝茶。此外,晚上少喝茶,不要把茶泡得太浓。晚饭后最好喝茶,因为空腹喝茶会伤害身体,特别是对于那些不经常喝茶的人,会抑制胃液分泌,阻碍消化,严重也会引起心悸、头痛等“茶醉”现象。
喝茶八误区

一、喜欢喝新茶
由于新茶储存时间短,含有更多的未氧化多酚、醛、醇等物质,对人体胃肠粘膜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容易诱发胃病。所以新茶应该少喝,储存不到半个月的新茶应该避免喝。
二、喝头遍茶
由于茶叶在栽培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有害物质的污染,茶叶表面总是有一定的残留物,第一次茶叶有洗涤作用,应放弃。
三、空腹喝茶
空腹喝茶可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加水吸收率高,导致茶叶中大量不良成分出血,引起头晕、心悸、手脚无力等症状。
四、饭后喝茶
茶中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可以与食物中的铁反应,产生不溶性的新物质,长期导致人体缺铁,甚至引起贫血。正确的方法是饭后一小时喝茶。
五、发烧喝茶
茶中含有茶碱,有提高体温的作用,发烧患者喝茶无异于“火上浇油”。
六、溃疡患者喝茶
茶中的咖啡因能促进胃酸分泌,增加胃酸浓度,诱发溃疡甚至穿孔。
{h2}d77ad9ce2523e78
月经期间喝茶,尤其是浓茶,可诱发或加重月经综合征。医学专家发现,与不喝茶的人相比,月经紧张的几率是不喝茶的人的2.4倍,每天喝茶超过4杯的人增加了3倍。
八、一成不变
一年四季气候不同,应相应调整饮茶类型。春天应该喝花茶。花茶能散发冬季沉积在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的生长;夏季应喝绿茶。绿茶苦寒,清热解毒,增强胃肠功能,促进消化,预防腹泻和皮肤疮疖感染;秋天应该喝绿茶。绿茶既不冷也不热。它能彻底消除体内余热,恢复甜味和温度,使人神清气爽;冬天应该喝红茶。红茶味甘温,富含蛋白质,具有一定的滋补功能。
正确冲泡绿茶的方法
1.冲泡绿茶时,水温控制在80℃~90℃左右。用40℃冲泡绿茶粉。~温开水可在60℃左右冲泡。重量为2公克绿茶粉配450cc白开水。
2.不要喝冲泡茶的第一泡。冲洗热水后摇晃即可倒出。
3.冲泡好的茶需要30分钟~60分钟内饮用,否则茶中的营养成分会变得不稳定。
4.绿茶粉不要泡得太浓,否则会影响胃液的分泌,空腹时最好不要喝。
必须及时清洗茶垢深藏重金属
根据相关研究,茶垢含有镉、铅、铁、砷、汞等重金属物质。喝茶时,它们会被带入人体,与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结合,产生不溶性沉淀物,阻碍营养的吸收。这些氧化物还会引起神经、消化、泌尿和造血系统疾病和功能障碍,特别是砷和镉会导致癌症和胎儿畸形。因此,有喝茶习惯的人应经常及时清洗茶具内壁的茶垢。
老人早起喝淡茶
有些老年人喜欢早起喝一杯浓茶,这对他们的健康没有好处。因为早上空腹喝浓茶不仅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和食欲不振,还会损害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老年人早上喝茶时,可以倒第一道茶和第二道茶。最好在茶中加入少许糖和适量的白菊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