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高血压挡在三条线外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副主任严振成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石伟斌
近30年来,我国疾病负担从传染病向慢性病转变,高血压已成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到27.9%,但许多患者年轻时没有接受早期治疗,因为他们没有明显的感觉或开始服药,这给未来埋下了巨大的健康风险。防治高血压,有几条“红线”我们不仅要理解,还要保持。
警戒线。一般来说,正常血压应为收缩压(即高压)<120mm汞柱,舒张压(即低压)<80毫米汞柱。若连续三次不同时间测得的血压值高于140/90mm汞柱,则可诊断为高血压。然而,广东省人民医院和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最近发现,对于年轻人来说,血压≥120/80mm汞柱处于“警戒范围”。如果不干预,未来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会随着血压的升高而增加。另一项国际临床研究还表明,年轻人的血压≥当汞柱为115/75mm时,动脉可能会受损,心脏病和心肌梗死的风险会增加,血压每增加20/10mm汞柱的风险会增加一倍。因此,年轻人必须更加重视血压,定期监测家中的血压仪,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异常。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血压警戒线稍宽松,139/89mm以上的汞柱有潜在危险,140/90mm以上的汞柱要警惕。临床试验表明,如果老年人想避免高血压对大脑、心脏、肾脏等器官的损害,血压应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左右。老年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血压警戒线相对严格,建议降至130/80mm汞柱以下,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危险线。临床上,根据血压值,高血压分为三级:高压在140~160mm汞柱之间,低压在90~100mm汞柱之间,高压在160~180mm汞柱之间,低压在100~110mm汞柱之间,高压大于180mm汞柱,或低压大于110mm汞柱,为三级高血压。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只要确定为二级高血压,都有更高的风险。一旦血压超过180/110mm汞柱,症状严重,可视为高血压急症,可引起脑出血、靶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此时,应选择起效快、可控性强的静脉降压药,或按照医嘱单独、联合用药,以达到控压目的。
“极端”。气球充气过多会爆炸,我们的血压也有“极端”。一般来说,人的血压可以达到250/140mm汞柱(不排除个人可以达到更高的值)。血压达到这个值证明很危险,容易并发脑出血、高血压脑病、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急症。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必须立即就医,争取时间挽救病人的生命。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高血压给我们的预警信号。如有头痛、头晕、耳鸣、心悸、呼吸急促、失眠、肢体麻木等症状,建议先测量血压,一旦超过标准,及时就医。大多数高血压是原发性的,一般不能治愈,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即使年轻人不冒险,必须吃药,需要坚持。不要盲目相信广告,也不要用保健品或食疗方剂代替降压药。大多数高血压都是可以控制的,如果效果不好,可以定期复查,请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平时要坚持锻炼,有助于稳定血压,如健行、游泳、打太极拳、家务等。在饮食方面,我们应该多吃水果和蔬菜,限制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6克,少吃外卖,多回家做饭,远离烟草和酒精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