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寿仙药寻黄精(1)
在杜甫的“药生活”中,有一种中药不得不提到,那就是黄精。杜甫在诗中多次提到黄精的作用,如《岳人山》中称赞它“扫除白发黄精,看他时冰雪”。
受道教文化的影响,杜甫一生相当相信道教的饮食艺术,黄精是仙女的食物。他认为吃黄精可以帮助练习,所以他在《太平寺泉眼》中写道:“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即使在大雪封山的寒冬,粮食短缺的情况下,他依然不忘用黄精果腹,说“黄精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乾元中居同谷县七首歌第二首歌”),道尽大雪,黄精难找,空手而归无奈!
这不禁让人好奇,黄精到底是什么样的一味中药,能得到杜甫的爱?
宋代的《稽神录》记载了一个关于黄精的有趣故事。
临川有一位富人天生残忍,经常虐待下属。家里的一个女仆受不了虐待,愤怒地逃进了山里。因为饥饿,她不得不拔出溪边的一种杂草来充饥。一开始,她觉得这种杂草味道很好,很甜。它能填饱肚子,消除口渴。多吃几次后,她觉得自己像燕子一样清爽轻盈,所以她每天都吃这种杂草。
一天晚上,当她坐在树下休息时,她听到草地上有声音。她以为野兽会伤害她的生命。她在恐惧中跳了起来,突然在树上腾空。黎明时分,她觉得自己可以下来,不知不觉中脚轻轻地着地了。如此强大的技能使她能够避免主人的追求,直到几年后,她才被设计束缚。经过仔细询问,人们知道黄静这些年来一直依赖于生存。
虽然吃黄精后身轻如燕,能飞檐走壁只是一个传说,但实际上,它确实是一种难得的良药。
对杜甫来说,黄精至少在治病、养生、充饥三个方面发挥了作用。可以说,它贯穿了杜甫的整个生活,甚至贯穿了他的生活历程。
杜甫患有非常严重的解渴病,在他的诗中多次提到这种疾病,如“现在解渴了,提着愧老夫”(“别苏打(去湖南幕)、“病渴三更回白头,传声一注湿青云”(《示象奴阿段》)、“飘零依百里,解渴已三年”(《秋天,魁府咏怀送郑监李宾客一百韵》)等。,都表达了诗人被解渴所折磨的痛苦。
中医认为,解渴的发生主要是由阴虚津伤引起的,肺、脾(胃)是病变部位、肾三脏是主要的,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口渴多尿、消谷善饥、身体消瘦。
虽然杜甫的一生充满了野心,但他却没有遇到人才。受安史之乱的影响,他一直过着无定所的生活。长期贫困尴尬、屈辱、精神抑郁,导致阴津亏损、燥热偏热、阴阳失调,导致口渴。到了晚年,杜甫病得很深,逐渐出现了一系列由解渴引起的并发症,肺枯萎(咳嗽、消瘦)、瘫痪证(肢体旋转不良)、目晕耳聋与糖尿病并发症非常相似。
选自《药缘文化-中医与文化交融》
主编:杨柏灿
副主编朱建龙李颖慧
(当归半夏忘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