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一些市民在感染新冠肺炎后已经慢慢恢复。许多“阳康”摩拳擦掌,计算“出去嗨”、大吃一顿..那怎么算“阳康”呢?“阳康”出门后需要注意什么?什么时候可以返岗?能否进行剧烈运动?
抗原阴性连续三天
基本上没有传染性
李侗曾表示,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第九版),患者康复出院的标准为:
一是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
二是呼吸道症状明显改善;
三是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
四是连续两次核酸检测阴性,CT值均匀≥35。
从临床上看,发病7天后,大多数轻度患者的核酸开始转阴,病毒量也很低,基本上没有传染性。正常情况下,体温正常后3天后,咳嗽、鼻塞、流鼻涕、咽痛的症状可能明显缓解。当你感到喉咙痛和咳嗽不再影响睡眠时,这意味着你的身体基本恢复,适合返回工作岗位。
“如果做核酸不方便,建议连续三天测量抗原。如果三天阴性,基本没有传染性。这个时候,如果你的身体状况没有问题,你可以出去。”李东曾经说过。
早期康复莫剧烈运动
一定要循序渐进

李东曾经说过,新冠肺炎康复后,很多人的身体状况需要一两个星期才能恢复,建议不要先做剧烈运动。有些康复的人回去工作后立即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还是会觉得有点累,甚至头晕,身体状况还是不如以前。建议此时不要剧烈运动,一定要循序渐进,逐步恢复到以前的活动量和工作量,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想着马上弥补以前的工作,弥补以前落后的运动健身活动。一旦累了,就要快点休息。
“建议进行一些适度和相对温和的运动,比如从散步到逐渐快速行走,然后慢跑,慢慢恢复运动。但建议先放一些竞技运动,比如足球、篮球、羽毛球、长跑等。可以适度做一些广播运动、健身运动、八段锦等。早期康复运动不要剧烈,要控制时间。”
经常戴口罩洗手
注意健康监测
许多人认为康复后一定要出去吃饭。李东曾说:“我们必须注意,冬季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仍然很高。除新冠肺炎外,还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和普通感冒,特别是儿童也可能面临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的威胁。所以要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多开窗通风的习惯。如果你想出去,一定要确保你没有传染性。坚持在拥挤的公共场所戴口罩,注意手部卫生,注意咳嗽、打喷嚏等礼仪。”
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
避免喷酒精消毒
李东曾经说过,在室温下,物体表面的病毒通常在两三个小时内没有传染性。在一些通风不良的角落或潮湿的地方可能会存活更长时间。平时注意消毒。
家里最好的消毒方法是打开窗户通风,每天两到三次,每次大约半小时。窗户通风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空气中的病毒数量。对卫生间、厨房等关键部位,可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擦拭后静置半小时,再用清水擦拭。酒精可以擦拭一些小范围的消毒位置,如手机、电脑、开关、门把手等,但必须避免在家里喷洒酒精消毒,因为酒精在通风不良时会燃烧甚至爆炸,不要在家里储存大量酒精。餐具、杯子等物品可高温蒸煮消毒,衣物可正常清洗干燥。
“阳过”3-6个月后
通常没有二次感染
李东曾表示,人们在第一次感染奥密克戎后,短期内抗体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一般认为3-6个月内不会再次感染。但如果病毒突变,病毒的免疫逃逸能力增强,二次感染的风险可能会增加。所以要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多开窗通风、保持社交距离、注意咳嗽礼仪等三年来养成的良好习惯。“阳过”后,家中残留的病毒不会导致再次感染。人体免疫系统有记忆。如果你接触过这种病毒,打过仗,你会记住,至少你不会在短时间内感染同一种病毒。
“从国外数据来看,二次感染的人通常症状更轻,恢复更快。如果你以前接种过疫苗,这种感染,二次感染的风险很低;如果这种感染,半年后接种疫苗,二次感染的风险更低,所以你仍然必须尽最大努力降低风险。“对于未被感染的人,李东曾建议继续坚持以往的战略。未接种疫苗或未完成加强针接种的,必须尽快完成,特别是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等特殊群体,必须尽快完成疫苗接种。同时,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会,多保护。
︎转自北京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