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最新七大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表汇总
文|小白
小白探保记
◆◆◆◆◆
又一年过年了。
领红包/年终奖,想存银行。
所以我翻了各大银行官网的最新定期利率:
刷了一下,发现各官网公布的最新现行利率大多是2022年9月15日更新的,一直持续到现在。
小白把几大行的数据汇成一个表格:
不难发现,各大银行的活期/定期存款利率几乎相同。(官网数据,实际网点可能上下波动)
然而,在实践中,也发现一些中小型银行最近调整了存款利率,调整趋势既有上升,也有下降。
但大银行仍以保持存款利率稳定为主。
利率下行势不可挡
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
关于利率的变化,小白从90年代到2023年查阅了央行发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20世纪90年代初,定期利率高达10%。虽然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也有上下波动,但总体下降趋势非常明显。
自2015年10月以来,已降至1.50%,并保持不变。
30年前,我们习惯了10.98%的利率,10年前,我们习惯了6%的利率。
今天,我们习惯了1.5%左右的利率。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1%的人会被迫习惯、甚至0利率,负利率。

除上述银行定期存款外,国债也大幅下跌…
5年期国债利率从2014年5.41%下降到2019年4.27%,到2022年3.22%。
不要说看不上收入,犹豫一下就上线抢空了。
利率踩刹车寻找确定性
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钱不仅可以被小偷偷走,还可以被时代偷走。
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低利率已经成为常态,也许负利率越来越近。
在这个利率下行通道中,有一个新词“应运而生”,叫做“挪储”。
所谓“挪用存款”,是指银行利率持续下降。许多人将原本存入银行的存款转移到更高的回报,可以锁定长期利率,安全性不亚于国债和银行的保险账户。
在这个时候,利率可以踩刹车,找到确定性,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更佳选择。
抓住保险窗口期
看看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和银行一年期基准利率的比较:
如图所示:人寿保险预定利率(黄线)和一年银行基准利率(蓝线)的趋势,可以清楚地判断如何选择:
当黄线明显高于蓝线的“剪刀窗口期”时,最适合购买终身寿险、年金险等可以“锁定”当前收入的产品。
即使未来利率下降,购买的保险合同也将按照当前约定的利率执行,而不是随着利率的调整而下降。
普通人的窗口期不会太长。
2019年底,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将年金保险准备金评估利率从4.025%降至3.5%,随后停止了大量4.025%预定利率定价的年金保险。
2022年11月,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通知,要求对销售额增加的终身人寿保险进行自查。如果增加比例超过产品定价利率,利润测试的投资收益超过公司近五年平均投资收益水平,应立即停止销售。随后,收入位于第一阶段的批准预订利率为3.5%,年金保险再次下架。
所以大家都不知道3.5%的预定利率产品还能持续多久。
但小白今天也想说:顺势而为,才是大智慧。
小白总结
银行存款具有银行存款的优势,就像冰箱的冰箱和冰箱一样,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支付期限应根据资金的使用目的、使用时间和频率进行选择。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