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吐出来的“废气”能救一个人?达州中心医院急救专家给煤矿工人发了急救讲座
封面新闻记者曾报道过摄影
“当我们呼吸时,我们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对吧?”3月17日,在四川省大竹县柏林煤矿矿区,数十名工人在会议室听了急救讲座,讲述了急救专家刘文沪提出的问题,每个人都不敢匆忙回答。
急救专家刘文沪演示了胸外按压方法
想了一会儿,还是有人忍不住回答:“一定是对的,因为这是常识!”
刘文沪笑了,没有直接公布答案,而是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既然我们呼出了二氧化碳和废气,为什么还有人工呼吸的急救方法?为什么吐出的废气能拯救一个即将死亡的人?”

讲座现场沉默不语。
“好了,现在我来为大家揭秘。刘文沪解释说,当人类呼吸时,肺部需要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但在人体呼吸过程中,吸入的气体成分和比例与空气相同,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水蒸气、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虽然我们呼出的气体成分发生了变化,但氮气仍占78%%氧气下降到16%左右,二氧化碳上升到4%左右,救一个人,氧气含量就足够了。”
刘文沪介绍,人工呼吸的原理是利用大气压与肺内压的差异,使呼吸骤停患者被动呼吸,获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从而更好地维持生命体征。人工呼吸可分为负压法和正压法。负压法是定期挤压胸部,以便更好地维持肺内压的变化和通风。正压法是口对口的“人工呼吸”。
急救专家组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术
在讲座中,急救专家为您带来了大量的实践知识。同时,结合具体的例子和自己的工作经验,教授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急救技能。
煤矿工人刘先生告诉记者,当天的讲座内容丰富,使他们受益匪浅。例如,专家教授的上述急救知识非常实用。假设工人需要救援,他会第一个冲上去救援。
同日,达州市中心医院外科党总支、达竹矿务局柏林煤矿医院在大竹县柏林镇开展了免费诊所。40多名医务专家为群众进行了现场诊断和治疗,并回答了问题和疑问。同时,他们在柏林煤矿举行了急救演练和培训,开设了讲座,讲解肝炎防治知识,普及急救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