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放羊娃到全国人大代表,这位90后还有很多身份
高级新闻记者李佳蔚
擦干额头上的汗水,收起炽热的焊枪,“90后”延财最近有了另一个身份——全国人大代表。2023年全国两会上,上海代表团最年轻的代表就中国高技能人才和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工业建设有限公司高级技能大师延财。上面的新闻图
十六年前,师延财还是青海山头的“放羊娃”;16年后,他成为中国核建设中国核维修有限公司焊接首席技能专家、焊接班班长,荣获“国家技术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从青春到30多岁,回顾这些年的经历,用自己的努力和时代的机会一步步实现人生的理想,简单的老师延才自己感到难以置信。”在这个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才华的时代,我们必须努力实现我们的梦想。”在2023年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期间,石延才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师延财中国核建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图
一门手艺太值钱了
1990年,石延财出生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东南部的都兰县偏远的西北部。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这个羊娃和核工业焊接行业结缘。
石延才说,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的家庭很穷。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谋生”,勤工俭学。每逢寒暑假,他都会去山上给别人放羊,一个月挣180元,赚来的钱补贴家用。当时,在一望无际的山坡上,他踩着草追着数百只羊。
除了放羊,他还做各种各样的家务,比如当铁徒弟、杂工、拉电缆等。杂工一天15元,拉电缆一天30元…他总是仔细计算自己勤工俭学的收入。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普通的焊接工人。“我印象太深了。他一天能挣180元。我在拉电缆。他每天为我工作六天。我每天工作的时间比他长得多。”石延才说,这是他第一次意识到一门手艺太有价值了。
中学毕业后,石决定学焊工,家人筹钱送他去四川的一所学校。“说到这里,我真的很感谢我的父亲。如果不是我父亲的大力支持,现在就不会有我了。”他说,他很幸运,2008年刚刚遇到了核工业教育援助政策,偶然成为了核工业焊工。
从那时起,这个年轻人的命运开始改变。
“核工业为我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在国家政策的帮助下,我家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当时,我完全致力于焊接技术的研究,并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实现我的自我价值。”石延才说。
师延财中国核建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图
成为“全国技术专家”
穿上焊接专用防护用品,一只手拿着焊枪,另一只手拿着焊条,蹲在地上专注于焊接作业。这是师延财目前的日常工作。在他面前,总有焊花溅起来,勾勒出美丽的弧线。
焊接是一项易学难精的技术,需要眼光、冷静、手稳。“很容易做到。”老师感慨万千。核工业对焊工的技能要求较高,必须掌握熟练的焊接操作技能。
2008年,师延财进入中国核建公司后,开始努力学习。他回忆说,当时他每天都要求加班。许多同龄人下班后,他去找班长。谁的工作还没有完成,他愿意加班。随着时间的推移,班长也把他安排在焊接量最大的地方。

为了练习技能,石延才焊接经常在手上绑一个很重的防护手套,“相当于手腕上挂两块砖”。就这样,每天练习焊接技术,练习手腕的稳定性。他的月焊条数量在所有学徒中名列前茅。2010年左右,他从一名普通的支架焊工成长为一名核电管焊工。
假如说在此之前,师延财明白了埋头苦练的价值,那么从2011年开始,他心中就有了一个梦想——获得“全国技术专家”。
石延才表示,2011年,公司组织了焊接员工技能竞赛,冠军有机会被选为全国技术专家。“这是国家对工人技能的顶级认可,也是我们技术工人的至高无上的荣誉。”。那一年,他的一位前辈最终获胜,第二年获得“全国技术专家”。这在石延才的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
此后,师延财越来越努力地工作,磨练技能,并在国内外焊接技能竞赛中频频获奖。2017年6月,师延财代表中国核维修有限公司参加国际焊接大赛,在国际大师赛场上竞争。他准确到位,无论是角焊缝立焊、仰焊还是横焊。
最后,比赛师延财在2GT管件和4G板中获得满分,并获得“最佳试件奖”。此外,他还获得了钨极氩弧焊个人比赛二等奖,为核心维护和活动组铜奖做出了突出贡献。
2021年6月,师延财终于在第十五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师延财等人“全国技术专家”称号。“那时候只要加班,就有我,工作最忙的地方就有我,最苦的地方就有我。”回忆起自己实现梦想的那一刻,他告诉记者:“当时的苦换来了现在的甜。”
顶级焊工有什么技能?例如,仅从外观上看,焊接口不能有未熔合的气孔,咬边的长度和深度也有标准。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我们还应该评估“RT探伤”,这是一种利用射线穿透物体在工业领域发现物体内部缺陷的方法。
“简而言之,你焊接后的焊缝应该是干净和紧密的。”石延才说,特别是在核工业领域。现在他也可以自豪地说,“很少有人能达到这种技能,我就是这样一个焊工。”
延财中国核建微信公众号
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
进入这个行业16年后,石延才坚守一线核电焊接岗位,努力工作,没有抱怨。根据中国核电集团官方网站的信息,从核岛安装到核电维护,福清核电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石延才忙碌的身影。他以自己的技能和汗水护送核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这种“苦”绝不是随便说的。据中国核电集团介绍,福清核电1-4号机组核岛二回路主蒸汽管道焊接前,焊接管件的预热温度应达到200℃以上。同时,由于管道厚壁大,管径大,为了控制变形,必须配合对称焊接。
这条管道有一个特点。因为焊接时需要加热,所以用玻璃棉包裹加热片。因为温度太高,即使手上戴着两双羊皮手套,焊接时送丝的手指还是能感觉到强烈的烧灼感。但是,石延财始终稳定焊枪,焊接出来的所有焊口RT一次合格率为100%。因此,工人们给了他一个称号,“免检焊工”。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升级,对高素质工业工人的需求十分迫切。师延财作为一名顶尖焊工,也希望对国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建议和建议。
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首次履行职责的师延财提出的建议包括《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进质量强国战略实施的建议》。
石延才表示,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对国家建设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技术人才数量大幅增加,结构进一步改善。随着经济发展新旧驱动力的转变,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步伐加快。然而,与技术人才培训相关的一些问题仍然存在。
“社会对技术人才的传统观念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例如,他说,技能就业的成功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传统的社会教育和技能的概念也没有从根本上逆转。
鉴于技能型人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石延才认为,应进一步弘扬劳动模范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宣传,扭转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技能。
同时,也应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作用。他建议有关部门协调各领域高技能人才参与国家职业教育教材的编制和修订,促进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准确联系,建立高技能人才兼职讲师制度,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准确性。
此外,石延财还建议设立国家“核科学日”,普及核能知识,牢记核产业创业初衷,为中国核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过去的十年里,由于国家对工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我从一个羊娃成长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石延才表示,未来他将始终如一,坚守岗位。同时,他也希望为新时代工业工人队伍建设摇旗呐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本期资深编辑周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