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古代的秤是162到1斤,这样的测量知识告诉你!
在过去,人们经常用半斤来形容两件事是一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原来我们祖先用的秤是162斤,所以半斤和82斤是一样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的祖先把162斤定为1斤呢?
据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首相李斯负责制定衡量标准。李斯成功地制定了硬币和长度的标准,但他对重量没有想法。他真的想不出要把多少两公斤定为一公斤,所以他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写了四个字的指示:“世界是公平的”,这是制定的标准,但没有确切的数量。
古人之所以要定一斤等于十六两,是为了让它有“四时乘四方”的含义。“四时”意味着一年四季,四方意味着东西南北。“四时乘四方”象征着在所有时空中建立起来。谁知道这个标准在接下来的两千多年里一直在使用。

当时,十六两秤被称为十六金星秤。它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组成的十六两秤星。它警告做生意的人要诚实信用,不要欺骗或隐瞒。否则,短暂的一两个就没有祝福了,少了两两个,少了三两个。
以前一斤等于162,一块钱等于现在多少克?假如按现在1斤等于500克,那么一笔钱大约是3.125克。一斤十六两,一两十块钱,500克1610=3.125克,所以一笔钱=3.125克。现在,一公斤等于两市斤,也就是说一公斤等于500克,一两等于50克,一钱等于5克。查询《现代汉语词典》,在“计量单位表”中,斤、二、钱的换算关系就是这样。
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许多地方都采用了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南宋杨辉有一首“斤价化两价”的歌:“一求,隔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记……”意思是一两等于0.0625斤,二两等于0.125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