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孕很累,生育很残忍,恢复的过程很尴尬。”2020年,韩剧《产后调理院》描述了产后恢复的过程。
“分娩”是中国传统的生育习俗。在经历了生产的痛苦之后,住在家里的嫂子曾经是主流的解决方案。上世纪末,分娩中心的概念从中国台湾传入大陆。直到1999年,北京第一家专业分娩中心才在中国大陆开始。
子曰中心的广告不仅有舒适高端的环境,还有“科学坐月子”的理念,被称为专业细致的护理服务。同时,新妈妈可以清理干净,避免与父母发生冲突。因此,即使价格昂贵,越来越多的女性也会为此付出代价。
数据显示,北上深杭子曰中心价格中位数在5万以上,中高档不少于7万,甚至还有20万甚至48万元的“天价”套餐。
子曰中心提供的服务非常相似:每天提供三餐三餐零食;产科医生和儿科医生定期查房;专业的母婴护理;还提供婴儿照片、满月聚会等附加服务。在子曰中心,产妇的感受是重中之重。

近年来,随着二孩三孩政策的出台,子曰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数据显示,中国子曰中心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17.8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67.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在47%左右,预计2023年将达到243亿元。
但有业内人士表示,95%的子曰中心门店都在亏损中挣扎,硬件投入、租金、水电、餐饮、人工成本等固定成本居高不下。在已经或已经上市的五个子曰中心中,只有一个可以保持微薄的利润。
在高价下,“频繁混乱”是分娩中心的另一个标签。在社交媒体上,许多新妈妈列出了一个长名单,分享她们在预订分娩中心时的经验。一些网民总结了分娩中心的“雷区”,包括非专业护理人员、鸡肋产后修复项目、工作人员频繁进出打扰休息等。
2018年9月,《母婴保健服务场所通用要求》正式实施。该要求从管理、员工、服务内容、专业技术、争议和投诉等方面提出了一般规范。
然而,该标准属于“国家推荐标准”,并不是强制性的。子曰中心的监管仍处于“自律”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