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王国,位于亚洲、非洲和欧洲三大洲。
国家通常是指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府或历史共同的社会群体。国家是现代国际社会的基本成员,领土、民族和政府是国家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截至2017年,世界上共有198个国家。在最后一期中,我们介绍了梵蒂冈: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今天,我们将介绍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古埃及的第11个国家。
埃及是一个“文明古国”
埃及是埃及共和国的缩写。它位于非洲大陆东北部,东临红海,北临地中海,西连利比亚,南临苏丹。东北部与苏伊士运河相连。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也是埃及的领土,因此埃及是一个跨越亚洲和非洲的国家。埃及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亚洲、非洲和欧洲。苏伊士运河是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
埃及位置图
位于22个北半球的埃及N至32北回归线穿过埃及南部,埃及纬度决定了埃及大部分地区全年由副热带高压带和干燥信风控制,降水稀少,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表面自然带为热带沙漠自然带,埃及大部分土地覆盖沙漠,属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埃及北部靠近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由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冬季由西风带控制,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雨热不同时期”。
埃及地形图
埃及的经度范围约为25E至35E之间,从时区的角度来看,属于东二区,与中国北京时间(东八区)时差为6小时。非洲是一个高原大陆。埃及的大部分地区都是海拔700米以内的低矮高原。位于红海沿岸和亚洲的西奈半岛有少量的丘陵和山脉。由于埃及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稀少,水资源是埃及最缺乏的自然资源。中国的主要水源依赖于世界上流经埃及的最长河流“尼罗河”。

埃及尼罗河
尼罗河被称为埃及的“母亲河”。一方面,尼罗河提供了埃及生产生活所需的水资源,使埃及9500多万人口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和尼罗河三角洲。依尼罗河是埃及人的生活习俗。埃及的主要城市,包括首都开罗,都位于尼罗河沿岸。另一方面,埃及位于沙漠地区,土壤贫瘠。自农业生产以来,尼罗河每年都会泛滥。在洪水期,尼罗河将河底的大量淤泥扩散到两岸,为农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肥料。此外,埃及光线充足,埃及富含长绒棉和小麦。
古代埃及
埃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早在公元前3100年,也就是5000多年前,埃及就出现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王国。古埃及连续形成了31个王朝。在此期间,埃及人建造了著名的金字塔和狮身人像。后来,埃及被波斯帝国、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征服,古埃及文明灭亡。在现代,埃及被法国和英国统治,直到1952年完全独立。
苏伊士运河
埃及国境线南部为22N为界,以西以25E边界形成了一个直角,这也是殖民统治时期划定的。埃及的土地面积约为100万平方公里,略小于内蒙古自治区。埃及是非洲人口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人口最多的埃塞俄比亚。埃及曾经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但现代发展相对缓慢,但在北非和中东仍有一定的影响。
埃及的大金字塔和狮身人像
苏伊士运河、旅游、侨汇、石油天然气出口四大经济支柱。苏伊士运河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运河之一。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船只可以比绕行非洲南部的好望角缩短5500到8000公里。1956年,埃及将苏伊士运河归还国有,成为重要的财政来源。埃及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每年吸引大量的外国游客;埃及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每年向海湾石油生产国出口大量劳动力,赚取外汇;此外,埃及所在的西亚和北非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埃及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在非洲国家排名第五和第四。
中东石油分布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