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新能源电池企业只做一件事
在“碳达峰、碳中和”之初,各种各样的头部电池企业用实际行动清楚地告诉世界,我们需要前端资源。
需要的程度是多少?让我们从“碳达峰、碳中和”开始回顾:
宜春国轩高新建设年产5万吨碳酸锂和750万吨锂矿石采矿项目。
江西省宜丰县和奉新县碳酸锂项目的布局也是去年。
去年,青海盐湖锂资源与盐湖股份达成战略合作。
这是去年电池行业中端产业的启动信号。
去年下半年,亿威锂能两个收购计划分别收购金昆仑、金海锂业,并与蓝晓科技达成战略合作,直接参与西藏盐湖卤水锂的开发。其渗透资源的方式不一定是最划算的,但动作流畅整洁。
转眼间,今年2月春节过后,宁德四川时代与四川天府矿业、甘孜投资集团、宜宾三江汇达公司签订了合资协议,共同探索和开发四川锂矿资源。
随后,宁德四川时代全资控股的四川康德新能源资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亿元。
四川优质锂矿资源的企业目标。
这就是宁德时代在江西、贵州锂矿布局后,在四川争夺前端资源的号角。

3月22日,盛新锂能发布公告,向比亚迪定增资不超过30亿元。
盛新锂在四川拥有多种锂矿资源。
3月30日,四川路迪矿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四川路桥建设集团持股70%、比亚迪持有30%的股份。
四川上游资源比亚迪老伙伴融捷目前正处于扩产开采阶段。
3月30日,蜂巢能源与湖南永山锂业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在合作期间,利益相关方将在整个产业链中实现战略合作。事实上,永山锂业的大股东已经亮相,进入了资源竞争的前线。
4月9日,马斯克推文称,由于当地锂矿材料价格上涨490%。特斯拉不得不考虑直接进入上游矿源轨道,以确保下一步的稳定生产。毕竟,在寻找电池的主要材料时,不可能担心芯片。
2022年,无论上游材料如何上涨;无论疫情如何控制;无论煤炭和成品油在能源行业高价运行多久,对这些新能源动力电池巨头的行业资源布局都没有影响。一路火花带闪电,不管旁观者看不懂,有没有相对的反应。总的来说,能源变化已经开始,篝火狼烟。
在过去的十年里,现货行业从未经历过如此激情澎湃的短期快速发展节奏。短短半年,即使是1998年以后的房地产行业,砸出来的钱也远远落后。
是冲上风口浪尖,还是一哄而散地瓜分眼前利益,拭目以待。
时代赋予的“碳达峰、碳中和”争分夺秒。























